LOT 821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鹿头尊
作品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821
拍品名称: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鹿头尊
年 代:
清乾隆
材 质:
44 cm. (17 3/8 in.) High / 56.5 cm. (22 1/4 in.) High(含座)
拍品描述: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带木座
来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马里罗市(Camarillo)“Chuck Survivor's Fund”基金会旧藏,本品为基金会创始人Chuck先生1940年代前购自于中国
本器直口微敞,短束颈,肩饰双变体螭龙形耳,圆鼓腹下垂,圈足,胎体厚重。口沿部饰回纹、万字不到头间以团寿字、如意纹;其万字不到头间以团寿纹又具“万寿不到头”的吉祥内涵,寓意福寿连绵。肩、腹部满绘缠枝莲纹,此莲花与常见缠枝莲纹差异较大,所绘写实,莲瓣、莲心等表现细腻入微。足胫部绘莲瓣纹、卷草纹,所绘图案精细秀美,纹饰繁复。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缠枝莲纹为清代最为常见的纹饰题材,有盘、碗、赏瓶等多种器形,以青花绘制莲花,取其谐音“清廉”,意在警示当朝大臣为官应如清莲,同时以此为题材的器物也经常被皇帝用于赏赐有功之臣。鹿头尊器型首创于康熙朝,雍正时期亦有烧制,因造型似鹿头或牛首而得名,故又名“牛头尊”。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对大件器物青睐有加,因此鹿头尊在乾隆时期颇为流行,有青花、粉彩及单色釉等多个品种,其青花器多绘缠枝莲纹,故又名“清廉尊”,后代多有仿制,但胎釉及画工质量较比乾隆器相差甚远。
本品造型恢弘俊伟,甚宜殿堂陈设,故雍正、乾隆两朝颇得皇家喜爱,广为流行,是为清宫最尊贵器形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粉彩百鹿图鹿头尊”、“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鹿头尊”均是旷世名品。上海博物馆收藏有相同作品,可资比较参照。
本尊器形端庄,胎体厚重,构图及内容均仿永宣,堪称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
参阅:《胡慧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汪庆正、范季融主编,上海博物馆,1989年,第97页,图62
来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马里罗市(Camarillo)“Chuck Survivor's Fund”基金会旧藏,本品为基金会创始人Chuck先生1940年代前购自于中国
本器直口微敞,短束颈,肩饰双变体螭龙形耳,圆鼓腹下垂,圈足,胎体厚重。口沿部饰回纹、万字不到头间以团寿字、如意纹;其万字不到头间以团寿纹又具“万寿不到头”的吉祥内涵,寓意福寿连绵。肩、腹部满绘缠枝莲纹,此莲花与常见缠枝莲纹差异较大,所绘写实,莲瓣、莲心等表现细腻入微。足胫部绘莲瓣纹、卷草纹,所绘图案精细秀美,纹饰繁复。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缠枝莲纹为清代最为常见的纹饰题材,有盘、碗、赏瓶等多种器形,以青花绘制莲花,取其谐音“清廉”,意在警示当朝大臣为官应如清莲,同时以此为题材的器物也经常被皇帝用于赏赐有功之臣。鹿头尊器型首创于康熙朝,雍正时期亦有烧制,因造型似鹿头或牛首而得名,故又名“牛头尊”。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对大件器物青睐有加,因此鹿头尊在乾隆时期颇为流行,有青花、粉彩及单色釉等多个品种,其青花器多绘缠枝莲纹,故又名“清廉尊”,后代多有仿制,但胎釉及画工质量较比乾隆器相差甚远。
本品造型恢弘俊伟,甚宜殿堂陈设,故雍正、乾隆两朝颇得皇家喜爱,广为流行,是为清宫最尊贵器形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粉彩百鹿图鹿头尊”、“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鹿头尊”均是旷世名品。上海博物馆收藏有相同作品,可资比较参照。
本尊器形端庄,胎体厚重,构图及内容均仿永宣,堪称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
参阅:《胡慧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汪庆正、范季融主编,上海博物馆,1989年,第97页,图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