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811
拍品名称:
清道光 松石绿地粉彩开光八仙图四方花盆一对
拍品描述:
制作/出版/发行:出版:1.《东西古美术展览会》,昭和7年,山中商会编,No.679。2.《山中商会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四》,山中让监制,金立言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0年5月,页1231,图版.273.《东瀛遗珠 山中商会及日本旧藏名窑瓷器(上)》,金立言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2020年1月,页294-295,图版1204. 《慎修思永—道光御窑瓷器展》,2023年2月,中国嘉德、中海巨门文化,页112-113,图24
尺寸:25.5 厘米×26 厘米
款识EN:'Made of Shendetang' Four Character Mark, Period of Daoguang, Qing Dynasty
名称EN:A PAIR OF GREEN-GLAZED FAMILLE-ROSE 'EIGHT IMMORTALS' SQUARE FLOWERPOT
品相:一只花盆一角小掉粘(敬请留意:本品相报告仅作为参考依据,参拍前请各位买家自行仔细检查拍品并以实物为准)
款识:“慎德堂製”四字双行楷书款
展览:展览:1.《东西古美术展览会》,昭和7年5月9日-11日,会场:大阪美术俱乐部,山中商会主办。2.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1984年至1995年
来源:来源:山中商会旧藏
说明:盆成对,折沿,四方倭角,斜直腹,下承四足。通体施松石绿釉,色泽浓艳,外壁绘粉彩缠枝花卉作地,四面设方形开光,以金线作框,内饰白釉,其上粉彩绘八仙人物图,画面中苍松斜生,硕杆虬枝,松荫下见八仙两两相伴,各持法宝,昂首仰观,众仙神情精妙,仙风道骨尽显无遗。画面以浅绿彩衬托绿草如茵,以淡青色描绘水波潺潺,留白之处又绘远山,亦衬彩云,以示天际辽阔、云气飘渺,平添神秘之感。 本品底落“慎德堂制”四字。道光十年,道光皇帝择九洲清晏西部之清晖阁旁边原鱼池之地添建了五间三卷大寝宫,曰慎德堂,次年落成之后,道光皇帝常年在此园居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喜溢秋庭》画轴,即详细描绘了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道光皇帝对慎德堂营建不遗余力,自道光十二年始,每年三度御贡瓷器当中就有两批被送往慎德堂安放使用,传世所见慎德堂款瓷器即为供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生活起居所使用的。 成对的清代彩瓷人物纹饰器中大图案皆为两两相同,而不是两两对称。通俗地讲,就是彼此一顺,不是左右对称,仅在细节处可看到有细微不同。画面中为中国传统神话八仙的故事,八仙故事作为清代御用瓷器的图样亦是多用为表现喜庆吉祥之意。 拍品底部分别有三张标签,其中最为重要的为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的贴标,贴标信息中显示为私人借展,根据资料查阅此对花盆在1984年至1995年于此处展览。借展人为美国芝加哥知名私人藏家ROBERT B. AND BEATRICE C. MAYER。此对花盆收录于山中商会1932年的《东西古美术展览会》图录,后来又被山中商会美国芝加哥分店店长永谷寿三于1967年出售给当地知名藏家,在金立言博士的《东瀛遗珠-山中商会及日本旧藏名窑瓷器》一书亦有收录。 “八仙”是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八位道教神仙,即汉钟离、吕洞宾、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以八仙人物故事作为瓷器装饰题材,可追溯至元代,而又以明代嘉万时期最为流行,盖因当时皇家崇信道教相关,其影响深远,以致雍干时期御窑相同题材装饰仍基本沿袭了前朝。另外,清代御窑瓷器装饰讲求“饰必有意,意必吉祥”。故而八仙故事相关的“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吉祥纹样,成为宫廷庆寿制用瓷器装饰的必然选择。
尺寸:25.5 厘米×26 厘米
款识EN:'Made of Shendetang' Four Character Mark, Period of Daoguang, Qing Dynasty
名称EN:A PAIR OF GREEN-GLAZED FAMILLE-ROSE 'EIGHT IMMORTALS' SQUARE FLOWERPOT
品相:一只花盆一角小掉粘(敬请留意:本品相报告仅作为参考依据,参拍前请各位买家自行仔细检查拍品并以实物为准)
款识:“慎德堂製”四字双行楷书款
展览:展览:1.《东西古美术展览会》,昭和7年5月9日-11日,会场:大阪美术俱乐部,山中商会主办。2.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1984年至1995年
来源:来源:山中商会旧藏
说明:盆成对,折沿,四方倭角,斜直腹,下承四足。通体施松石绿釉,色泽浓艳,外壁绘粉彩缠枝花卉作地,四面设方形开光,以金线作框,内饰白釉,其上粉彩绘八仙人物图,画面中苍松斜生,硕杆虬枝,松荫下见八仙两两相伴,各持法宝,昂首仰观,众仙神情精妙,仙风道骨尽显无遗。画面以浅绿彩衬托绿草如茵,以淡青色描绘水波潺潺,留白之处又绘远山,亦衬彩云,以示天际辽阔、云气飘渺,平添神秘之感。 本品底落“慎德堂制”四字。道光十年,道光皇帝择九洲清晏西部之清晖阁旁边原鱼池之地添建了五间三卷大寝宫,曰慎德堂,次年落成之后,道光皇帝常年在此园居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喜溢秋庭》画轴,即详细描绘了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道光皇帝对慎德堂营建不遗余力,自道光十二年始,每年三度御贡瓷器当中就有两批被送往慎德堂安放使用,传世所见慎德堂款瓷器即为供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生活起居所使用的。 成对的清代彩瓷人物纹饰器中大图案皆为两两相同,而不是两两对称。通俗地讲,就是彼此一顺,不是左右对称,仅在细节处可看到有细微不同。画面中为中国传统神话八仙的故事,八仙故事作为清代御用瓷器的图样亦是多用为表现喜庆吉祥之意。 拍品底部分别有三张标签,其中最为重要的为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的贴标,贴标信息中显示为私人借展,根据资料查阅此对花盆在1984年至1995年于此处展览。借展人为美国芝加哥知名私人藏家ROBERT B. AND BEATRICE C. MAYER。此对花盆收录于山中商会1932年的《东西古美术展览会》图录,后来又被山中商会美国芝加哥分店店长永谷寿三于1967年出售给当地知名藏家,在金立言博士的《东瀛遗珠-山中商会及日本旧藏名窑瓷器》一书亦有收录。 “八仙”是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八位道教神仙,即汉钟离、吕洞宾、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以八仙人物故事作为瓷器装饰题材,可追溯至元代,而又以明代嘉万时期最为流行,盖因当时皇家崇信道教相关,其影响深远,以致雍干时期御窑相同题材装饰仍基本沿袭了前朝。另外,清代御窑瓷器装饰讲求“饰必有意,意必吉祥”。故而八仙故事相关的“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吉祥纹样,成为宫廷庆寿制用瓷器装饰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