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510
上一件
下一件
元 玉 字款青花内模印游龙赶珠纹高足杯
D 13.5 cm H 12.2 cm
作品估价:RMB 200,000-3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5510
拍品名称:
元 玉 字款青花内模印游龙赶珠纹高足杯
尺 寸:
D 13.5 cm H 12.2 cm
拍品描述:
备注:
·南京马氏家族旧藏,先祖曾为清宫御膳房供职,直接得自其家属
本品圆弧壁,侈口,高足外撇,有竹节凸棱。杯心绘青花折枝菊花,内壁模印四爪逐珠游龙成双,口沿缀青花卷草纹一周。杯外另画青花三爪行龙,张嘴欲噬火珠。龙体矫健,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釉面清亮,造型规整,可见于过往七个世纪,收藏者之用心惠存,极为难得。内壁龙纹前爪处模印「玉」字。此「玉」字含意为何,暂且未有定论,有说或代表等级制度,仅见于巧工绝艺之品,另有指或是纹饰的一部分,与火珠相呼应,意为「宝」,取珍宝之意。
高足杯盛行于元代,也称马上杯,是为满足马背民族善骑喜饮的习俗而作。本品撇口鼓腹,下承高足式把柄,有竹节凸棱。杯外壁绘赶珠龙纹,龙身修长矫健,张嘴欲噬火珠,气势威猛,颇具动感。口沿绘卷草纹一周,内壁模印四爪逐珠游龙成双,首尾相接,杯心绘青花折枝菊花,工艺上集青花绘画与模印于一身,时代特征明显。
陶瓷高足杯在中原文化中很早即已出现,目前所见最早实物为湖南长沙南朝墓出土的青釉高足杯,但大量出现应是元代,见有青花、卵白釉、釉里红等多个釉色和景德镇、龙泉等不同窑口所产,并且有杯口大小、撇口直口等不同样式的区别,可见当时社会对这一器形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为生产量最大的一类。关于此式高足杯之用途,学者多有考证,有酒器、茶器、盛果器等多种说法,如刘新园先生最早援引《事林广记》版画插图和《格古要论》的记述,认为元代高足杯有「靶盏」之称,作为「胡元饮器」或祭器使用,并指出其同时被当作酒杯和盛放糕点、水果的容器。酒器一说可从德国国家图书馆藏的一套珍贵的元朝蒙古细密画得到印证,其表现的是伊尔汗国大汗登基典礼的盛况,其中一幅大汗和王妃手中执白色高足杯,杯中盛红色液体,正是古人文献所记葡萄酒的柿漆色。
此类高足器物的仅于元代流行,推测其原因当与蒙元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从前述版画及细密画可以看出,元人因游牧流动性大,日常生活桌椅配备有限,即便是贵族宴饮,虽配少量桌子、椅或凳,但并不围桌用餐,而是靠侍从奉至手中享用,至于普通人只能是因陋席地而食,带有高足的杯碗显然更便于持握。
本品碗壁模印纹饰清晰,其制作工艺颇为考究,融汇诸种装饰工艺于一体,其中模印工艺十分精巧。运用此法,先需做出雕饰行龙纹的印模,在杯体印模成形且外模未除之前,趁坯体表面半干状态对准内壁覆上印模,再于模印纹饰以外的坯体上绘画纹饰,至此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