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978
上一件
下一件
明宣德 御制青花折枝瑞果纹骰子碗
口径29.7cm
作品估价:RMB 咨询价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978
拍品名称:
明宣德 御制青花折枝瑞果纹骰子碗
年 代:
明宣德
尺 寸:
口径29.7cm
题 识: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Richard Marchant 旧藏,1960年代购于美国。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页152,图144,清宫旧藏。
2.台北故宫藏宣德青花花果碗(文物编号:故瓷015835)。
3.《玫茵堂中国陶瓷》,第四卷,康蕊君著,1994-2010年,编号1655。
4.《世界陶瓷全集14·明》,(日本)小学馆,1976年,页35,图25。
5.《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1987年,图版25。
6.北京保利,2014年6月5日,Lot8007。(成交价:RMB 12,650,000)
7.北京保利,2015年6月7日,Lot8135。(成交价:RMB 16,675,000)
8.香港苏富比,2019年4月3日,Lot0005。(成交价:HKD 14,575,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The item is held under the bonded status,pieass check the NOTICE ON AUCTION OF BONDED LOTS in this catalogue for details.
明宣宗朱瞻基为史上寥寥可数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执政十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史称“仁宣之治”。每于万机之暇,宣宗皇帝寄情于各式文玩,以致彼时雕漆、范金、织绣、制墨、埏埴等诸类宫廷工艺品成就斐然,皆称后世同类之典范。究其原因,最根本还是与宣宗皇帝本身的文艺修养密切相关,明人姜绍书《无声诗史》如此评曰“帝天藻飞翔,雅尚词翰,尤精于绘事,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不臻妙。”宣宗皇帝精通绘画,重视赵宋文艺,创设宣德画院,吸收许多著名画家入宫,汇精英于一堂,并与之交流学习,品画论道之声不绝于耳,文风极一时之盛。于此浓厚的人文氛围之中,以宣宗之文艺修养必然对其御瓷一项亲自过问与指导,必须符合其审美要求方可制样,故而造就宣德官窑品格超群。宣窑承袭前朝技艺而来,重视创新,不乏超越前朝之作,故宣窑不少器皿仅为宣德一朝所独有,本品即是其中显赫而珍罕的一例。
此碗内壁素面无纹,器外纹样以青花为饰,圈足侧墙以梅花装饰,疏朗别致。胎体厚重,釉质细腻,内施白釉,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青花弦纹两道,腹部绘六组折枝花果纹,石榴、寿桃、荔枝、柿子、枇杷、葡萄等,寓“多子多寿”之美意。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处绘花朵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为此式大碗统一写款制式。其构图疏朗自然,虚实相济,无缠枝纹饰常见繁密局促之虞,笔触细腻,虽见工致却不落于媚弱,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深得水墨神髓。胎釉温润,宝光内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与秾美苍妍之青花相得益彰,是为佳瓷之品格。
本品为宣窑青花御瓷之典,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造型敦实端庄,胎体厚重坚致,为宣德碗类最奇特者,其外壁装饰构图常见于缠枝四季花卉、岁寒三友图、缠枝莲花、缠枝灵芝、双龙赶珠、缠枝牡丹、缠枝莲托八宝等纹样,存世数量罕少,约在三十件之内,散见于世界各大收藏机构。唯本品之绘瑞果者,于众纹饰中较为罕有。此器形仅于永乐宣德年间短暂烧制,如许多其它明初器形一样,并未有于明清复烧,更显其珍。
北京故宫中藏有一例清宫旧藏,详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页152,图144。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器,与本品设计相近;玫茵堂也有入藏,参见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655;另见世界陶瓷全集出版一只同类器物,见《世界陶瓷全集14·明》,(日本)小学馆,1976年,页35,图25。私人收藏中,则可参见《天民楼藏瓷》,1987年,图版25;拍卖中亦有类似骰子碗释出,每次显世均是惊艳四方的重器。见北京保利,2014年6月5日,Lot8007。(成交价:RMB 12,650,000);次年北京保利,2015年6月7日,Lot8135。(成交价:RMB 16,675,000);天民楼专场,香港苏富比,2019年4月3日,Lot0005。(成交价:HKD 14,575,000),珍稀名贵程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