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907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仿汝釉撇口大碗
口径35.5cm
作品估价:RMB 1,200,000-2,2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907
拍品名称:
清乾隆 仿汝釉撇口大碗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口径35.5cm
题 识: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出版著录:
出版:《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1973年,编号24。
拍品描述:
来源:华光草堂赵从衍旧藏。
展览: “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1973年11月至1974年2月,编号24。
参阅:
1.大英博物馆藏雍正古玩图,卷六。
2.《望星楼藏瓷·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望星楼,2004年,页220,图85。
3.《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暂得楼、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香港,2005年,第50、51页,图8。
此式仿汝釉大碗为雍正一朝首创,乾隆早期御窑与雍正一脉相承,除款识有别外,余皆极为接近。本品造型巨硕恢弘,侈口,深弧壁,及底内收,下承圈足。内外壁通施仿汝釉,色呈天青、釉汁肥厚,古韵盎然。整器端庄的造型与温润似玉的釉质浑然一体,显示出乾隆皇帝慕古仿宋之审美,同时也体现了乾隆一朝的高超制瓷工艺,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艺术境界,为乾隆时期之经典。

汝窑以其冷暖适中的天青色调以及“清淡含蓄”的审美情趣,莫不令后世所羡。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便多有仿烧,而以蟋蟀罐、碗、盘等为主。至清代,御窑厂更增设仿古作而专责其事,其中尤以雍正、乾隆二朝仿烧汝釉最为成功,可称形神兼备。如《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记: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初六日,乾隆帝就让太监高玉将“汝釉花觚一件”交于唐英“着照样烧造”。《清宫造办处活计档》分别录有雍正六年(1728年)和乾隆三年(1738年)曾先后令景德镇仿汝窑器,均多达40余件。总体而言,雍正朝仿汝釉器多文雅隽秀,而乾隆朝仿汝釉器则更多了一些敦厚穆雅,较之前朝要丰满圆润了许多,仿烧数量亦为历朝之最。碗在汝瓷中属于少见器形,因此清宫仿汝瓷也以摹古器形为多,碗罕有仿制,本器体型硕大,烧制极易变形,故成品极少,更显珍贵。查阅公私典藏,暂得楼旧藏一件雍正时期仿汝釉大碗与本品造型、尺寸相近,由此可知,本品应延续雍正时期式而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