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902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窑变釉胆瓶
高46.3cm
作品估价:RMB 600,000-1,2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902
拍品名称:
清乾隆 窑变釉胆瓶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高46.3cm
题 识: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
1.威廉·塞缪尔·佩利(Wiliam S.l Paley)旧藏。
2.德国古董商伯尔尼海默收藏,编号232。
3.纽约苏富比,1991年11月26日,Lot319。
参阅:
1.《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国立故宫博物院编,日本学习研究社出版,1980年,图136。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商务印书馆,1999年,页206,图185。
3.《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2003年,图版345。
4.《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7年,图版68。
5.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8日,Lot3027。(成交价:HKD 3,620,000)
瓶直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悬胆,故名“胆式瓶”。器腹如梨,端庄雅丽,曲线优美,瓶颈修长挺拔,丽质非凡。通体施窑变釉,蓝紫交融,变换莫测,通身以瑰紫之色为主调,至瓶腹突现一道天蓝窑变,如瀑布垂淌,亦如灿烂云霞,又似春花秋云、大海怒涛,神秘莫测,惊喜万千。近足处蓝紫窑变对比相宜,若熊熊冰焰,奇趣盎然。 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并罩施米汤状酱釉。清盛世帝王偏爱颜色釉,雍正时期唐英奉旨所烧新制色釉多于九种,窑变釉即为其中一种,乃仿宋钧釉所制。《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雍正七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并成功烧制出这一品种,此后宫中多有谕旨命其多烧造些来,足见皇帝对窑变釉的偏爱。此种釉色因受窑温、窑内气氛及多种呈色元素等的影响,每出釉色俱不相同,可见其烧制并非易事。乾隆九年唐英《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中云“奴才在厂制造霁红瓷器,得窑变圆器数件……虽非霁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年来未曾经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可见即使是在制瓷工艺较为成熟的乾隆时期,烧造发色完美的窑变釉器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一经烧出,竟被视为祥瑞之兆。传世所见乾隆窑变釉作品有“火焰红”和“火焰青”两类,本品应属二者融汇贯通之作。相对于其二而言,此种窑变发色更为绚丽,烧制难度也更大。本品色之奇幻,堪称乾隆窑变器之佼佼者。查阅内外公私收藏,未见与本品完全相同者,仅一例釉色变幻与本品几近相仿而器形相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着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06,图185,或与本品为一窑所出之作。南京博物院及怀海堂皆藏有乾隆款窑变釉胆瓶,与本品形制、款识皆相同,可为参照。另有一例与本品器形相同,呈色属“火焰青”一类,售于香港苏富比1993年4月27日,编号84,继售于2011年4月8日,编号3027。
威廉·塞缪尔·佩利(Wiliam S.l Paley,1901年-199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董事长和奠基人,大企业家。CBS正是在他手中崛起并成长为美国著名电视网之一,他也因此被称为CBS之父。Bernheimer公司建于20世纪70至80年代,为南德著名的私人收藏,由莱曼·伯尔尼海默(Lehmann Bernheimer,1841-1918)于1864年在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小市场摊位创办,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古董和室内装饰商场。伯尔尼海默的客户是欧洲贵族、金融家、外交官和艺术家。其中包括克虏伯家族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
1.威廉·塞缪尔·佩利(Wiliam S.l Paley)旧藏。
2.德国古董商伯尔尼海默收藏,编号232。
3.纽约苏富比,1991年11月26日,Lot319。
参阅:
1.《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国立故宫博物院编,日本学习研究社出版,1980年,图136。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商务印书馆,1999年,页206,图185。
3.《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2003年,图版345。
4.《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7年,图版68。
5.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8日,Lot3027。(成交价:HKD 3,620,000)
瓶直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悬胆,故名“胆式瓶”。器腹如梨,端庄雅丽,曲线优美,瓶颈修长挺拔,丽质非凡。通体施窑变釉,蓝紫交融,变换莫测,通身以瑰紫之色为主调,至瓶腹突现一道天蓝窑变,如瀑布垂淌,亦如灿烂云霞,又似春花秋云、大海怒涛,神秘莫测,惊喜万千。近足处蓝紫窑变对比相宜,若熊熊冰焰,奇趣盎然。 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并罩施米汤状酱釉。清盛世帝王偏爱颜色釉,雍正时期唐英奉旨所烧新制色釉多于九种,窑变釉即为其中一种,乃仿宋钧釉所制。《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雍正七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并成功烧制出这一品种,此后宫中多有谕旨命其多烧造些来,足见皇帝对窑变釉的偏爱。此种釉色因受窑温、窑内气氛及多种呈色元素等的影响,每出釉色俱不相同,可见其烧制并非易事。乾隆九年唐英《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中云“奴才在厂制造霁红瓷器,得窑变圆器数件……虽非霁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年来未曾经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可见即使是在制瓷工艺较为成熟的乾隆时期,烧造发色完美的窑变釉器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一经烧出,竟被视为祥瑞之兆。传世所见乾隆窑变釉作品有“火焰红”和“火焰青”两类,本品应属二者融汇贯通之作。相对于其二而言,此种窑变发色更为绚丽,烧制难度也更大。本品色之奇幻,堪称乾隆窑变器之佼佼者。查阅内外公私收藏,未见与本品完全相同者,仅一例釉色变幻与本品几近相仿而器形相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着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06,图185,或与本品为一窑所出之作。南京博物院及怀海堂皆藏有乾隆款窑变釉胆瓶,与本品形制、款识皆相同,可为参照。另有一例与本品器形相同,呈色属“火焰青”一类,售于香港苏富比1993年4月27日,编号84,继售于2011年4月8日,编号3027。
威廉·塞缪尔·佩利(Wiliam S.l Paley,1901年-199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董事长和奠基人,大企业家。CBS正是在他手中崛起并成长为美国著名电视网之一,他也因此被称为CBS之父。Bernheimer公司建于20世纪70至80年代,为南德著名的私人收藏,由莱曼·伯尔尼海默(Lehmann Bernheimer,1841-1918)于1864年在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小市场摊位创办,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古董和室内装饰商场。伯尔尼海默的客户是欧洲贵族、金融家、外交官和艺术家。其中包括克虏伯家族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