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395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道光 青花婴戏图碗 (一对)
口径15.4cm
作品估价:RMB 350,000-7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395
拍品名称:
清道光 青花婴戏图碗 (一对)
年 代:
清道光
尺 寸:
口径15.4cm
题 识: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广州市文物总店旧藏。
参阅:
1.《关氏所藏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43,图8。
2.《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文物出版社,2011年,页267,图105。
此对拍品撇口弧壁,造型规整。腹部主体通景绘制婴戏图,画面以栏杆为界,巧妙的将十六个童子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八个孩童身着兜肚,或执旗,或拈花,围坐于一鱼缸前;另一组小童则穿长衫长裤,或吹唢呐,或擂小鼓,列队于草坪之上。两组童子,一静一动,对比强烈,童趣盎然。人物周围巧妙衬以垂柳、桂花,祥云,使画面显得疏密有致,婴童虽多却不凌乱。碗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婴戏图亦称“童嬉图”,典出《诗经大雅》,永宣时期开始运用于瓷器纹饰之中,寄托了古人祈求子孙繁衍昌盛之愿,因其寓意吉祥,遂从此成为历代官窑的经典纹样。婴戏图有四子、八子、十六子、百子等多个品种,其中以十六子婴戏图最为典型。此式青花婴戏图碗自乾隆朝成为清代御窑定式,延续烧造至清末。本品为道光所作,胎质细腻,釉色滋润,青花色泽富有层次,绘画细致传神,整体质量不输前朝,其烧造数量却更为稀少,更值珍视。
参阅:
1.《关氏所藏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页43,图8。
2.《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文物出版社,2011年,页267,图105。
此对拍品撇口弧壁,造型规整。腹部主体通景绘制婴戏图,画面以栏杆为界,巧妙的将十六个童子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八个孩童身着兜肚,或执旗,或拈花,围坐于一鱼缸前;另一组小童则穿长衫长裤,或吹唢呐,或擂小鼓,列队于草坪之上。两组童子,一静一动,对比强烈,童趣盎然。人物周围巧妙衬以垂柳、桂花,祥云,使画面显得疏密有致,婴童虽多却不凌乱。碗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婴戏图亦称“童嬉图”,典出《诗经大雅》,永宣时期开始运用于瓷器纹饰之中,寄托了古人祈求子孙繁衍昌盛之愿,因其寓意吉祥,遂从此成为历代官窑的经典纹样。婴戏图有四子、八子、十六子、百子等多个品种,其中以十六子婴戏图最为典型。此式青花婴戏图碗自乾隆朝成为清代御窑定式,延续烧造至清末。本品为道光所作,胎质细腻,釉色滋润,青花色泽富有层次,绘画细致传神,整体质量不输前朝,其烧造数量却更为稀少,更值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