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319
上一件
下一件
齐白石 蒲草 立轴
133.5×32.5cm
作品估价:RMB 350,000-5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319
拍品名称:
齐白石 蒲草 立轴
作 者:
齐白石(1864~1957)
尺 寸:
133.5×32.5cm
材 质:
水墨纸本
形 制:
立轴
题 识:
款识:前朝士人未登科甲时,皆不善书。既得翰林,求书者必多。只能写不浸墨之纸。此种纸专为翰林所制,工书善画者不用。沛之仁先生不知白石此意,因为画之。沛公自有论定。齐璜记。 钤印:老苹辛苦 鉴藏印:炽云珍赏
拍品描述:
备注:香港苏富比2012年秋季拍卖会,第1354号拍品。
齐白石1917年在北京盘桓五月余,次年回乡,1919年春举家赴京,为其定居北京之始。初入京师,齐白石画风走的是青藤、雪个、大涤子的路子,冷逸的画风孤凛标高,并不合彼时帝都书画圈的口味。为生活,需考虑买画人的需求和趣味,继而要改弦更张,跳出自己熟悉的画风;但从内心来说,白石并不愿意终止自己的探索。在1921年画的一幅荷花上,齐白石题曰“大涤子尝云:此道有彼时不合众意,而后世鉴赏不已者;有现时轰雷震耳,而后世绝不闻问者。余此幅,当时不求合众意,后世不欲人闻间,人奈我何”!可见,齐白石此时的心境,是对“众意”的敌视,要继续创造性的探索。
风格潮流是单独的个人所难以抵挡的,数十年的心血备受冷落,难免心有郁气。于是白石又说“前朝士人未登科甲时,皆不善书。既得翰林,求书者必多。只能写不浸墨之纸。此种纸专为翰林所制,工书善画者不用。”
此段题跋亦即本幅所题。是幅只写蒲草一丛,叶如出鞘剑,斜出苇花飘摇,前述长题两列布置于蒲草之侧。钤在其下的“老萍辛苦”白文印,正是彼时齐白石心境的最好表达。从画风上看,傍水而生的蒲草,寥寥数笔,却细勒含劲,不着颜色,满是冷逸超凡的意味,这依然是典型的徐渭、石涛、八大的路子。加之书体、钤印风格,大约可以判断本幅当写成在1920年代左右。
是幅上款“沛之先生”不能确考,但白石在1920年代曾有数幅相赠“沛之”,这与我们推断的《蒲草》成画年限大致相符,同时亦可推知“沛之”当为齐白石初入京师时与其心意相投的同道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