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14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雍正 窑变釉模印菊瓣纹花浇
作品估价:RMB 3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314
拍品名称:
清雍正 窑变釉模印菊瓣纹花浇
拍品描述:
品相:颈部为后接,内圈足小磕引出纹线,圈足打磨(敬请留意:本品相报告仅作为参考依据,参拍前请各位买家自行仔细检查拍品并以实物为准)
尺寸:26.5cm.high
款识:“雍正年製”四字双行篆书款
本品通体施窑变釉,口形如凤首,长颈,颈部颈肩凸起一周弦纹,圈足。腹部上下模印菊瓣造型,整体格调纯洁高贵。器底暗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花浇形状源于对西亚铜器的慕仿,流行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清代雍正时期的花浇造型虽有追慕永宣之意,但比例更显得稳重大方,和谐优雅。本品不设手柄,颇为别致,且兼有瓶之神韵,更富陈设观赏意趣。此花浇器形独特,源可远溯中东金属器。明初永乐年间,艺匠以瓷质仿中东器形。至清之时,中东金属的直接影响较少,疑以明初花浇作底本,仿造相类花浇,或带执柄,也有仿明初青花的例子。明御窑遗址永乐遗存中,有一甜白方流直颈花浇,可资比对,曾展于香港,见《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官窑瓷器展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藏雍正年制相类花浇,有白釉、青花带柄、茶叶末釉及窑变釉带柄的例子,见于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北京,2005年,卷1(下),图版43、44、90、143,以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1999年,图版244。
本件拍品这一样式即出现在年希尧于雍正十三年刻本《视学》一书的插图中。《视学》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版,雍正十三年(1735)年再版,为清代年希尧所撰的一部关于线性透视法的几何学原则论著,是清代最早系统地阐述图学理论的专著,为西风东渐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
尺寸:26.5cm.high
款识:“雍正年製”四字双行篆书款
本品通体施窑变釉,口形如凤首,长颈,颈部颈肩凸起一周弦纹,圈足。腹部上下模印菊瓣造型,整体格调纯洁高贵。器底暗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花浇形状源于对西亚铜器的慕仿,流行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清代雍正时期的花浇造型虽有追慕永宣之意,但比例更显得稳重大方,和谐优雅。本品不设手柄,颇为别致,且兼有瓶之神韵,更富陈设观赏意趣。此花浇器形独特,源可远溯中东金属器。明初永乐年间,艺匠以瓷质仿中东器形。至清之时,中东金属的直接影响较少,疑以明初花浇作底本,仿造相类花浇,或带执柄,也有仿明初青花的例子。明御窑遗址永乐遗存中,有一甜白方流直颈花浇,可资比对,曾展于香港,见《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官窑瓷器展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藏雍正年制相类花浇,有白釉、青花带柄、茶叶末釉及窑变釉带柄的例子,见于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北京,2005年,卷1(下),图版43、44、90、143,以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1999年,图版244。
本件拍品这一样式即出现在年希尧于雍正十三年刻本《视学》一书的插图中。《视学》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版,雍正十三年(1735)年再版,为清代年希尧所撰的一部关于线性透视法的几何学原则论著,是清代最早系统地阐述图学理论的专著,为西风东渐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