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12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道光 黄地洋彩缠枝花卉纹碗
作品估价:RMB 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312
拍品名称:
清道光 黄地洋彩缠枝花卉纹碗
拍品描述:
品相:器身外壁使用痕迹引致轻微伤彩 (敬请留意:本品相报告仅作为参考依据,参拍前请各位买家自行仔细检查拍品并以实物为准)
尺寸:11.4cm.dia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撇口,深弧腹,圈足。足内施白釉,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体态秀雅,内壁施白釉,光素无纹,釉面光亮莹润,细洁致密。外壁满施黄釉,绘制三组缠枝花卉纹,以粉、白、紫、蓝、绿等颜色施彩,填彩饱满,渲染浓淡有致,借鉴西洋绘制技法。花叶繁密茂盛,缠枝连绵不断,枝蔓相接,寓并"生生不息"之意。设色妍丽明快,喜庆色彩浓重,气度华丽富贵。画面构图比例得当,绘画精细,颜色艳丽,为道光朝官窑器的精品。在乾隆造办处活计档里有大量关于洋彩的记载,所指洋彩与今日传世的乾隆粉彩相同,因此有洋彩即粉彩一说。唐英《陶冶图编次》第十七云:圆琢洋彩,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说明洋彩器是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总理窑务时,在珐琅彩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仿西洋画法的新式瓷器。他对这种瓷器彩绘的内容、使用的颜料、调色料的方法等都作了说明,故用珐琅色料、西洋画法和西洋纹饰的粉彩瓷器成为洋彩器。道光时期此类器物装饰纹样多样,制作刻意求精,极尽装饰之能事,色彩鲜艳华丽,质感细腻,见有粉彩绘番莲、缨络、宝相花、锦地彩绘的瓶、盘、碗等。此碗器形秀美轻盈,釉质光润如玉,图案绘制精湛,色彩艳丽,与精美纹饰融汇完美,赏心悦目,体现了御用宫廷制器的不凡气派。此碗式样为清代传统官窑造型,自乾隆二年时已开始烧制,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称“洋彩黄地洋花宫碗”,“江西烧造瓷器处”条目下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记载: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高玉交……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一件。传旨:……洋彩黄地洋花宫碗甚好,再烧造些……钦此。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此式碗甚为钟爱,此后延续至道光。装饰极其华美瑰丽,具有浓郁的宫廷风格,十分精彩。
尺寸:11.4cm.dia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撇口,深弧腹,圈足。足内施白釉,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体态秀雅,内壁施白釉,光素无纹,釉面光亮莹润,细洁致密。外壁满施黄釉,绘制三组缠枝花卉纹,以粉、白、紫、蓝、绿等颜色施彩,填彩饱满,渲染浓淡有致,借鉴西洋绘制技法。花叶繁密茂盛,缠枝连绵不断,枝蔓相接,寓并"生生不息"之意。设色妍丽明快,喜庆色彩浓重,气度华丽富贵。画面构图比例得当,绘画精细,颜色艳丽,为道光朝官窑器的精品。在乾隆造办处活计档里有大量关于洋彩的记载,所指洋彩与今日传世的乾隆粉彩相同,因此有洋彩即粉彩一说。唐英《陶冶图编次》第十七云:圆琢洋彩,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说明洋彩器是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总理窑务时,在珐琅彩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仿西洋画法的新式瓷器。他对这种瓷器彩绘的内容、使用的颜料、调色料的方法等都作了说明,故用珐琅色料、西洋画法和西洋纹饰的粉彩瓷器成为洋彩器。道光时期此类器物装饰纹样多样,制作刻意求精,极尽装饰之能事,色彩鲜艳华丽,质感细腻,见有粉彩绘番莲、缨络、宝相花、锦地彩绘的瓶、盘、碗等。此碗器形秀美轻盈,釉质光润如玉,图案绘制精湛,色彩艳丽,与精美纹饰融汇完美,赏心悦目,体现了御用宫廷制器的不凡气派。此碗式样为清代传统官窑造型,自乾隆二年时已开始烧制,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称“洋彩黄地洋花宫碗”,“江西烧造瓷器处”条目下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记载: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高玉交……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一件。传旨:……洋彩黄地洋花宫碗甚好,再烧造些……钦此。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此式碗甚为钟爱,此后延续至道光。装饰极其华美瑰丽,具有浓郁的宫廷风格,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