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16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霁蓝釉琮式瓶
作品估价:RMB 15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16
拍品名称:
清乾隆 霁蓝釉琮式瓶
拍品描述:
名称英文:A BLUE-GLAZED SQUARE VASE
年代英文:Seal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Qing Dynasty
品相:品相基本良好(敬请留意:本品相报告仅作为参考依据,参拍前请各位买家自行仔细检查拍品并以实物为准)
尺寸:24.5cm.high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琮式瓶之器形源自新石器时代玉琮,作为瓷器造型则最早见于南宋。象耳琮式瓶于乾隆时期始烧并流行,直至晚清历朝均有烧造,是清代官窑的传统品种。因瓶两侧饰象耳,故有“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此瓶直口短颈,平折肩,长方体腹,腹部两侧置对称之衔环象耳。通体施霁蓝釉,釉面肥厚莹润,釉彩凝重深沉,色如蓝宝,口沿、瓶身棱角及象耳等转折凸起处色浅,隐现白色胎骨,更显全器静穆古朴。方形器物烧造难度较高,然本品造型比例协调,折角处线条清晰流畅,可见乾隆时期瓷器烧造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年代英文:Seal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Qing Dynasty
品相:品相基本良好(敬请留意:本品相报告仅作为参考依据,参拍前请各位买家自行仔细检查拍品并以实物为准)
尺寸:24.5cm.high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琮式瓶之器形源自新石器时代玉琮,作为瓷器造型则最早见于南宋。象耳琮式瓶于乾隆时期始烧并流行,直至晚清历朝均有烧造,是清代官窑的传统品种。因瓶两侧饰象耳,故有“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此瓶直口短颈,平折肩,长方体腹,腹部两侧置对称之衔环象耳。通体施霁蓝釉,釉面肥厚莹润,釉彩凝重深沉,色如蓝宝,口沿、瓶身棱角及象耳等转折凸起处色浅,隐现白色胎骨,更显全器静穆古朴。方形器物烧造难度较高,然本品造型比例协调,折角处线条清晰流畅,可见乾隆时期瓷器烧造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