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707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碧玉雕通景山水图笔筒
高14cm;直径12.4cm
作品估价:RMB 800,000-1,5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5707
拍品名称:
清乾隆 碧玉雕通景山水图笔筒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高14cm;直径12.4cm
拍品描述:
备注:美国 The Lever collection 旧藏

整器精选和田碧玉雕刻而成,玉质莹润,色泽鲜艳,浓淡相宜更平添立体之感。圆筒中空,器壁以深雕、透雕技法琢饰通景,隐起阴刻纹理,工艺极为复杂,多层次雕琢,景色愈远而雕刻愈浅,近景以高浮雕表现,疏密得体,刀法娴熟,一丝不苟。高山峭壁处悠然见一闲亭,又见小桥湍水,参天古木盘绕其间,枝繁叶茂。画面立体感强,编排细密,比例适度。器底有等距三只矮足。是件笔筒画意盎然,既可实用做文房用具,又是极为珍贵的几案陈设,充分显示了乾隆一朝制玉工艺之精绝。玉雕艺术在清乾隆时期达到巅峰。乾隆本人爱玉成癖,使得清代宫廷玉器做工之精、器型之众、使用之广、数量之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媲美的。这些玉器是对数千年来传统制玉的集大成者。例如横空出世的大型玉雕山子,取材于山水图画,立意情景交融,攻克巨材,成为清代玉器繁荣的主要标志。又如仿古器物,由于乾隆对汉族传统文化备加崇仰,对古旧文物尤其珍爱,加以倡导和鼓励,才使得当时制作的仿古历代玉器成就斐然。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两次平定回疆之后,新疆每年有2000公斤贡玉运达京师,造办处及苏、扬二地将和田玉材广泛应用。和田玉已然成为宫廷用玉的主流。根据〖中国和田玉〗一书的考证成果,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所产的玉石之中,只有白、青、墨、黄四色。但在遗存的乾隆宫廷玉器作品中,除了白玉和黄玉之外,更有大量的碧玉作品,在重要庆典譬如寿辰频繁使用碧玉来制作玺印、文房器物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