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12
上一件
下一件
黄胄 补网图
作品估价:RMB 45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312
拍品名称:
黄胄 补网图
拍品描述:
尺寸:70×69cm
形式:镜心
质地:设色纸本
作者:黄胄(1925~1997)
钤印:黄胄写意、老梁
款识:补网。黄胄,一九七九年。
出版:《传承——人美‘大红袍’甄选书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年。
展览:“传承——人美‘大红袍’甄选书画作品展”,人美美术馆,2024年11月。
说明:1.此作品原为文物公司旧藏。
2.此作品即将出版于《中国美术》2025年期刊,人民美术出版社。
黄胄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他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以速写式的笔墨描绘出一个个具有典型时代生活气息的人物,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开创了中国画坛一代新风。“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黄胄在艺术上始终遵循长期深入生活的法则,其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看似简单的“练手”,每每有佳作得之。正如他所说的:“我开始学画时没有临摹,这也有它的好处。我一开始就在生活里‘闹’,主要是画速写,边观察边画,边学边画,以后再学传统的东西。由于没有什么束缚,所以敢于放开手来画。”
此画创作于1979年,这是在黄胃颈椎病几致瘫痪,病情初愈之时所作,此时黄胄又以“必攻不守”的精神迎来了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峰时期。画面描绘渔家女子倚地盘坐补网之情景,她发髻乌黑盘卷,脸庞红润,眼眸低垂,神情凝聚,穿着白色斜襟短衫及黑筒裤,裤腿挽起,赤足劳作,一手抓网,一手持工具,全神贯注的修补着手中的渔网,极具动势之感,透露出几分静谧的喜悦,展现着渔家女子勤劳而平凡的生活日常。女子身后几只鸡围绕,白羽朱冠,憨态可掬,有的低头啄食半掩于网间,有的呈顾盼奔跑之姿,使得画面充实而又别添生趣,充溢着一种渔家特有的忙碌与生活气息。用大笔水墨色块和复线留白营造出渔网,力透纸背的线条勾勒画面中人物轮廓、衣纹,运用侧锋、逆锋、散笔等各种笔法,以极富速度感的笔墨,捕捉到每一个瞬间。黄胄以泼辣奔放之笔墨和特有的速写式画风,将渔家女淳朴、善良的品质融入画作中,绘就而出的是一幅歌颂劳动女性之美的人物精品之作。
形式:镜心
质地:设色纸本
作者:黄胄(1925~1997)
钤印:黄胄写意、老梁
款识:补网。黄胄,一九七九年。
出版:《传承——人美‘大红袍’甄选书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年。
展览:“传承——人美‘大红袍’甄选书画作品展”,人美美术馆,2024年11月。
说明:1.此作品原为文物公司旧藏。
2.此作品即将出版于《中国美术》2025年期刊,人民美术出版社。
黄胄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他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以速写式的笔墨描绘出一个个具有典型时代生活气息的人物,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开创了中国画坛一代新风。“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黄胄在艺术上始终遵循长期深入生活的法则,其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看似简单的“练手”,每每有佳作得之。正如他所说的:“我开始学画时没有临摹,这也有它的好处。我一开始就在生活里‘闹’,主要是画速写,边观察边画,边学边画,以后再学传统的东西。由于没有什么束缚,所以敢于放开手来画。”
此画创作于1979年,这是在黄胃颈椎病几致瘫痪,病情初愈之时所作,此时黄胄又以“必攻不守”的精神迎来了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峰时期。画面描绘渔家女子倚地盘坐补网之情景,她发髻乌黑盘卷,脸庞红润,眼眸低垂,神情凝聚,穿着白色斜襟短衫及黑筒裤,裤腿挽起,赤足劳作,一手抓网,一手持工具,全神贯注的修补着手中的渔网,极具动势之感,透露出几分静谧的喜悦,展现着渔家女子勤劳而平凡的生活日常。女子身后几只鸡围绕,白羽朱冠,憨态可掬,有的低头啄食半掩于网间,有的呈顾盼奔跑之姿,使得画面充实而又别添生趣,充溢着一种渔家特有的忙碌与生活气息。用大笔水墨色块和复线留白营造出渔网,力透纸背的线条勾勒画面中人物轮廓、衣纹,运用侧锋、逆锋、散笔等各种笔法,以极富速度感的笔墨,捕捉到每一个瞬间。黄胄以泼辣奔放之笔墨和特有的速写式画风,将渔家女淳朴、善良的品质融入画作中,绘就而出的是一幅歌颂劳动女性之美的人物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