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26
上一件
下一件
关良 1973年作 舞剑图 立轴
69×46cm
作品估价:HKD 无底价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HKD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20%
图录号:
0026
拍品名称:
关良 1973年作 舞剑图 立轴
年 代:
1973年作
尺 寸:
69×46cm
材 质:
设色纸本
形 制:
立轴
题 识:
【款识】
振华同志善于艺事,尤精法书,今属作舞剑图,以供一笑。癸丑九月,关良客沪...
拍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关良(1900-1986),字良公,广东番禺人。精油画、国画,国画尤以水墨戏剧人物为主。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交通大学美术系主任兼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
从文化和写意精神上回望百年中国画坛,有三座奇峰:“一座是齐白石的花鸟,一座是黄宾虹的山水,一座是关良的人物。”此次我们荣幸地征集到了八幅来源清晰,极具代表性风格的关良戏曲人物画作,与藏家共飨。
关良的戏曲人物曾得到郭沫若、茅盾、老舍、郑振铎、叶圣陶等多位文学巨擘的题词赞誉,郭老的题画诗首《无题》,这样写道:“写照传神,俯拾即是,良公画舞台人物。可谓维妙维肖。然人生一大舞台也,日本有浮世画,写当世风俗,吾国画艺,多避现实,良公盎亦写人生舞台乎。”
关良早年留学西方,深受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等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掌握了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运用技巧,并从传统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对梁楷、朱耷、黄宾虹等写意画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还从汉代画像砖、石窟造像等艺术形式领悟到了写意绘画的精髓,融西学而内化,形成了戏曲人物画具“白描、减笔、湿墨、淡彩”的独特的艺术风貌。
关良在回忆录中自述:“其实我长期来苦心求索的艺术意趣,就是在‘博采’东西方艺术‘众长’的基础上,创造我们的时代,我们民族自己的风格。”又提到:“综观古今名画,我发现‘繁’与‘简’,‘写实’与‘夸张’,以及国画中的多角透视,以拙就拙等特殊关系。”
这八幅戏曲人物画,陆续完成于1973年至1980年间,人物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面部表情被极度放大,或喜或怒,或嗔或痴,生动地展现出角色的内心情感。肢体动作一招一式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没有繁杂的背景修饰,采用较为单纯的色彩组合,既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又与戏曲的舞台氛围相契合。让我们在欣赏绘画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关良(1900-1986),字良公,广东番禺人。精油画、国画,国画尤以水墨戏剧人物为主。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交通大学美术系主任兼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
从文化和写意精神上回望百年中国画坛,有三座奇峰:“一座是齐白石的花鸟,一座是黄宾虹的山水,一座是关良的人物。”此次我们荣幸地征集到了八幅来源清晰,极具代表性风格的关良戏曲人物画作,与藏家共飨。
关良的戏曲人物曾得到郭沫若、茅盾、老舍、郑振铎、叶圣陶等多位文学巨擘的题词赞誉,郭老的题画诗首《无题》,这样写道:“写照传神,俯拾即是,良公画舞台人物。可谓维妙维肖。然人生一大舞台也,日本有浮世画,写当世风俗,吾国画艺,多避现实,良公盎亦写人生舞台乎。”
关良早年留学西方,深受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等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掌握了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运用技巧,并从传统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对梁楷、朱耷、黄宾虹等写意画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还从汉代画像砖、石窟造像等艺术形式领悟到了写意绘画的精髓,融西学而内化,形成了戏曲人物画具“白描、减笔、湿墨、淡彩”的独特的艺术风貌。
关良在回忆录中自述:“其实我长期来苦心求索的艺术意趣,就是在‘博采’东西方艺术‘众长’的基础上,创造我们的时代,我们民族自己的风格。”又提到:“综观古今名画,我发现‘繁’与‘简’,‘写实’与‘夸张’,以及国画中的多角透视,以拙就拙等特殊关系。”
这八幅戏曲人物画,陆续完成于1973年至1980年间,人物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面部表情被极度放大,或喜或怒,或嗔或痴,生动地展现出角色的内心情感。肢体动作一招一式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没有繁杂的背景修饰,采用较为单纯的色彩组合,既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又与戏曲的舞台氛围相契合。让我们在欣赏绘画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