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014
上一件
下一件
北宋 钧窑天蓝釉玫瑰紫斑折沿盘
直径18.9cm
作品估价:HKD 22,000,000-25,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20%
图录号:
3014
拍品名称:
北宋 钧窑天蓝釉玫瑰紫斑折沿盘
年 代:
北宋
尺 寸:
直径18.9cm
拍品描述:
来源
1. 伦敦苏富比,2004年6月9日,编号172
2. 欧洲私人收藏
3. 纽约苏富比,2011年3月23日,编号548
4. 云海阁旧藏

盘为折沿制式,规整大气。通体遍施天蓝釉,釉质温润湉静,富有乳浊之感。观其盘心,不规则玫瑰紫斑泼洒其上,如晚霞变幻又如山水氤氲,引人入胜。钧瓷上的斑彩是以铜红釉粗犷刷绘,或涂覆于天青釉面、高温中还原,融合一体而形成。如此斑纹,有赖艺匠刷绘釉料手艺,以釉料分布及两彩比重见高下,如此特质,与抽象画作异曲同工。本品紫斑超卓臻善,令人惊叹。

自北齐起,中国各地窑口所烧制瓷器,皆见有以对比鲜明之彩釉随意点饰斑纹者,直至唐宋朝如是。然而钧窑蓝釉铜红斑者,却非随意点泼,而属着意描绘,如此特色,有别与他器。学者柯玫瑰提到钧瓷上的斑彩是以铜红釉粗犷刷绘,或涂覆于天青釉面、高温中还原,融合一体而形成的,见《Song Dynasty Ceramics》,伦敦,2004年,页34。
钧窑器,诚宋瓷中最为艳丽夺目者,以河南禹州钧台窑为主要窑址,但河南其他地区也有烧造,当中包括宝丰清凉寺汝窑,相信始制于北宋末年,至少续烧至明。钧窑器铜红彩斑斓明艳,规则不一,纹虽简,饰却华,犹如法书挥毫,每品均独一无二,因而深得当时文人贵冑青睐,本品正是佳例。
本盘仅以三颗支钉承托烧造,足见其工艺之巧。钧窑器一般圈足素胎立烧,仅少数采满釉三支或五支钉烧,本品即属其一。如此精妙技巧,或取思自邻近之汝窑。
比较一近例,施相近铜红斑,盘底也带三支钉痕,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录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文物图档编号K1B006543N000000000PAD。釉色如本品精美者,尚见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尺寸略大之例,底部五支钉烧,载于录于《故宫藏瓷大系:钧窑之部》,台北,1999年,图版57。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旧藏一例,铜红斑相若,亦为五支钉烧,于北京保利2019年6月5日释出,后售于香港苏富比,2021年4月22日,编号16,成交价为港币近2700万。
除上述例外,见 Eumorfopoulos 旧藏例,施相近铜红斑,盘底多带五支钉痕,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载于柯玫瑰,《Song Dynasty Ceramics》,香港,2020年,图版26。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饰数点红斑,因此画面效果与此迥异,三支钉烧,图见《钧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钧窑瓷器荟萃》,北京,2013年,图版21。另可参考一例,由 William Cleverly Alexander 及 Peter Harris 递藏,曾展于东方陶瓷学会《Sung Dynasty Wares. Chün and Brown Glazes》,伦敦,1952年,编号153,三度售于伦敦苏富比,1931年5月6日,编号144、1955年4月26日,编号79及1998年11月18日,编号857,期间亦一度易手于香港苏富比1985年5月21日,编号 70。再比较数例,斑纹相近,尺寸却异,售于伦敦苏富比2004年6月9日,编号172及另一 Oscar Bjork 及 Klas Fahraeus 旧藏例,售于伦敦苏富比2012年5月16日,编号85。

青如雨过天晴色,红胜霞迎日出时;始信匠心通造化,天然气韵独淋漓。

收益扣除行政费用后,将全数拨捐张宗宪教育及艺术慈善基金会。

Lot 3001-3016为香港地区重要私人收藏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