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016
上一件
下一件
李可染 蜀山春雨 镜心
68×45cm
作品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3016
拍品名称:
李可染 蜀山春雨 镜心
尺 寸:
68×45cm
材 质:
设色纸本
形 制:
镜心
题 识:
钤 印:老李
拍品描述:
出 版:
1.《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页28,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
2.作品即将出版于李可染基金会与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编辑的《李可染全集》。
「江山如此多娇」李可染把这一名句当作他在旅行写生时的座佑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祖国江山的描绘者、歌颂者。「李家山水」与写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李可染数次外出写生,包括1954年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1956年又去祖国各地旅行写生,这些无疑都对其山水面貌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李家山水以「黑」、「满」、「崛」、「涩」的特色。在新时代的创作中,走了重要的一步,为新的创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与他在千万奇峰的草稿上描绘出伟大祖国河山的新面貌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浑厚深邃、静默灵动的美学表现中。同样是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红色题材,《万山红遍》浓烈激昂、酣畅淋漓,《蜀山春雨》则将诸多绘画元素与艺术语言统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蜀山春雨》把蜀地初春的风景概括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的厚黑山峦,墨色湿润,呈现了春雨中的迷蒙之感。山峦的前后穿插、阴阳向背以及植被的深浅疏密被表现得丰富微妙,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中对山体塑造的饱满、结实、紧凑的特征。而在层层渲染的墨色山林中,处处都有令我们眼前一亮的神来之笔,如近景处表现溪水活脱出挑的「飞白」、「留白」的村落;宛如山体高光、反光的「挤白」以及游移在远山间的氤氲之白,画家巧妙地制造出强烈的对比,通过几处亮点串联成画面的观赏线索。前景处聚落式的房屋白墙黛瓦,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清溪从山涧间蹦出,清新明朗;点染在溪岸和村落中的火红的杏花是那样的灿烂,令人耳目一新。
李可染践行山水写生,历时数十年,他升华「写生」提出「采一炼十」的创作主张。李可染从「对景写生」过渡到「对景创造」方面倾注了很大心力,其中期山水画显示了「正中见奇」为特征。《蜀山春雨》实现了从「写实」到「写意」、从「写生」到「创作」、从「写境」到「造境」的转变,体现了艺术家呈现物象本质特征的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