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19
上一件
下一件
十八世纪 白玉御制诗咏玉兰、桂花抱月瓶
作品估价:TWD 2,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8%
图录号:
519
拍品名称:
十八世纪 白玉御制诗咏玉兰、桂花抱月瓶
拍品描述:
H27cm
御制诗:
御咏玉兰 迎春树树绽芳㽔 兰想清香玉想姿
却以诗人称木笔 侵寻夺席笑辛夷
御咏桂 看无木本向庭栽 讶有天香扑鼻来
谛视方知尔为者 间他紫菊几枝开
白玉质,细润纯净,厚实坚密,色泽清淡高雅,沉蕴盎然。抱月瓶以硕大玉料为材雕 制,器分盖与瓶。盖面光素无纹,作四坡长方貌,中央起高束腰方形钮,面光素无纹。 盖及瓶口沿饰回纹一周,瓶呈扁圆形,平口,长束颈,丰肩,圆腹,下承长方形圈足。 长颈两侧各雕象首衔活环耳,颈前后面各琢楷书御制诗文一首,一面为「御咏玉兰,迎 春树树绽芳㽔,兰想清香玉想姿,却以诗人称木笔,侵寻夺席笑辛夷。」;另面为「御 咏桂,看无木本向庭栽,讶有天香扑鼻来,谛视方知尔为者,间他紫菊几枝开。」字体 娟秀,镌刻细腻。
抱月瓶身形似满月,故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代表花好月圆,国泰民安的盛世景 象。本瓶腹前后两面对称圆形开光,采浮雕减地隐起技法雕琢,画面中底缘突出石丘, 界定出地平线,一面侧边太湖石隙生长出一株娉婷玉兰花,转折曼妙,花开四瓣卷曲, 醇厚饱满,脱俗清丽。其间一对绶带鸟萦绕,憩于花枝,相互和鸣,于贵雅中增添喜悦 之景;另面坡地菊花绽放盛开,桂花由左上生长而下,花叶繁茂,疏朗雅致,一对绶带 鸟身躯丰满,羽毛层迭有序,纹丝不乱,停伫于枝头,灵秀俊雅。
乾隆时期尤嗜仿古,常以玉器仿制青铜器形制。本件 抱月瓶造型充满浓郁青铜器元素,源于战国中期扁壶 之创新作品,其复刻原型可参阅《钦定四库全书-西 清古鉴、卷二十二》,汉〈素匾壶一〉,然 此种器形为求外型圆满规整,选材雕琢过程需耗费大 量玉料,不仅成本极高,工艺技术要求相对卓越。自 乾隆时期平定新疆,玉路通达以后,才得以制作如此 珍稀昂贵之形制,使其成为清代宫廷殿堂的重要陈设 器。另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玉渚岸水禽 扁壶〉,可作本件抱月瓶仿古风格比对之参 考依据。本品融合仿古与创新,其长颈御制诗〈御咏 玉兰〉、〈御咏桂〉,瓶腹两面刻划玉兰迭翠,花繁 叶茂,争相怒放之景;桂花芳直不屈,清逸芳柔,幽 香闻十里油然而生,可谓结合诗、书、画三位一体, 形成平面的花卉诗意构图玉器,足以媲美绢本或纸本 山水画作,极为稀少而珍贵。
明末清初以来,援引画作为器物纹饰或直接请画家为 器物造型制稿的情形,屡见不鲜,无论宫廷造办处或 苏、扬玉作,所选用玉器皆首重画样与选料功夫。台 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庋藏清〈玉松荫插屏〉, 取清代张宗苍〈松阴高士图〉为样稿,并诗录于《清 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二)》,与本作同为乾隆以历代 名家画意并题画诗之陈设玉器。
本品一面「御咏玉兰」画意取材自北京故宫博物院 庋藏清代钱维城〈花卉上册-玉兰〉,诗 录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玉兰〉御制诗文 ;另面「御咏桂」画意取材自北京故宫博 物院庋藏明代鲁治〈花卉图卷-局部(桂花)〉 ,诗录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桂〉 御制诗文。无论画意或题诗,皆充盈浓郁 皇家气息。此外,本件抱月瓶形制规整,线条婉转 流畅,结合挖膛、透雕、浅浮雕等多种工艺制作, 构图极为讲究,法度严谨,动静结合,颇具空间感 和清远意韵,精致典雅,诗画相融,绰约独具。
AN EXTREMELY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WHITE JADE 'MAGNOLIA AND OSMANTHUS' MOONFLASK
18TH CENTURY
御制诗:
御咏玉兰 迎春树树绽芳㽔 兰想清香玉想姿
却以诗人称木笔 侵寻夺席笑辛夷
御咏桂 看无木本向庭栽 讶有天香扑鼻来
谛视方知尔为者 间他紫菊几枝开
白玉质,细润纯净,厚实坚密,色泽清淡高雅,沉蕴盎然。抱月瓶以硕大玉料为材雕 制,器分盖与瓶。盖面光素无纹,作四坡长方貌,中央起高束腰方形钮,面光素无纹。 盖及瓶口沿饰回纹一周,瓶呈扁圆形,平口,长束颈,丰肩,圆腹,下承长方形圈足。 长颈两侧各雕象首衔活环耳,颈前后面各琢楷书御制诗文一首,一面为「御咏玉兰,迎 春树树绽芳㽔,兰想清香玉想姿,却以诗人称木笔,侵寻夺席笑辛夷。」;另面为「御 咏桂,看无木本向庭栽,讶有天香扑鼻来,谛视方知尔为者,间他紫菊几枝开。」字体 娟秀,镌刻细腻。
抱月瓶身形似满月,故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代表花好月圆,国泰民安的盛世景 象。本瓶腹前后两面对称圆形开光,采浮雕减地隐起技法雕琢,画面中底缘突出石丘, 界定出地平线,一面侧边太湖石隙生长出一株娉婷玉兰花,转折曼妙,花开四瓣卷曲, 醇厚饱满,脱俗清丽。其间一对绶带鸟萦绕,憩于花枝,相互和鸣,于贵雅中增添喜悦 之景;另面坡地菊花绽放盛开,桂花由左上生长而下,花叶繁茂,疏朗雅致,一对绶带 鸟身躯丰满,羽毛层迭有序,纹丝不乱,停伫于枝头,灵秀俊雅。
乾隆时期尤嗜仿古,常以玉器仿制青铜器形制。本件 抱月瓶造型充满浓郁青铜器元素,源于战国中期扁壶 之创新作品,其复刻原型可参阅《钦定四库全书-西 清古鉴、卷二十二》,汉〈素匾壶一〉,然 此种器形为求外型圆满规整,选材雕琢过程需耗费大 量玉料,不仅成本极高,工艺技术要求相对卓越。自 乾隆时期平定新疆,玉路通达以后,才得以制作如此 珍稀昂贵之形制,使其成为清代宫廷殿堂的重要陈设 器。另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玉渚岸水禽 扁壶〉,可作本件抱月瓶仿古风格比对之参 考依据。本品融合仿古与创新,其长颈御制诗〈御咏 玉兰〉、〈御咏桂〉,瓶腹两面刻划玉兰迭翠,花繁 叶茂,争相怒放之景;桂花芳直不屈,清逸芳柔,幽 香闻十里油然而生,可谓结合诗、书、画三位一体, 形成平面的花卉诗意构图玉器,足以媲美绢本或纸本 山水画作,极为稀少而珍贵。
明末清初以来,援引画作为器物纹饰或直接请画家为 器物造型制稿的情形,屡见不鲜,无论宫廷造办处或 苏、扬玉作,所选用玉器皆首重画样与选料功夫。台 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庋藏清〈玉松荫插屏〉, 取清代张宗苍〈松阴高士图〉为样稿,并诗录于《清 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二)》,与本作同为乾隆以历代 名家画意并题画诗之陈设玉器。
本品一面「御咏玉兰」画意取材自北京故宫博物院 庋藏清代钱维城〈花卉上册-玉兰〉,诗 录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玉兰〉御制诗文 ;另面「御咏桂」画意取材自北京故宫博 物院庋藏明代鲁治〈花卉图卷-局部(桂花)〉 ,诗录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桂〉 御制诗文。无论画意或题诗,皆充盈浓郁 皇家气息。此外,本件抱月瓶形制规整,线条婉转 流畅,结合挖膛、透雕、浅浮雕等多种工艺制作, 构图极为讲究,法度严谨,动静结合,颇具空间感 和清远意韵,精致典雅,诗画相融,绰约独具。
AN EXTREMELY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WHITE JADE 'MAGNOLIA AND OSMANTHUS' MOONFLASK
18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