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17
上一件
下一件
十八世纪 白玉石榴秋蝉如意
作品估价:TWD 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8%
图录号:
517
拍品名称:
十八世纪 白玉石榴秋蝉如意
拍品描述:
L36cm
如意白玉质,厚润莹洁,凝脂含光,色泽纯净含蓄。首面缀托三颗石榴 果实为主体,榴实丰硕饱满,露出内藏籽粒,一侧盘曲枝叶,花叶翻 卷自如,绽放舒展,脱俗清丽。三颗石榴谓之「三多」,表现多福、多 寿、多子孙的美好意愿,其中因石榴果内多籽,故引喻为时机成熟,家 族兴旺之意涵。柄身高浮雕一折枝从趾屈曲斜向上,枝叶贴附于上,翻 卷有力,起伏有致,趾端瘿瘤成天然孔洞,系一盘肠结,下缀四条丝 穗,优美柔和。背面枝干挺拔,瘿瘤鳞皴,歧枝疏落,间刻螭龙扭转身 驱漫步其间,生动传神。
本件如意以折枝榴实构成,秋蝉匍匐石榴之上,与主体相映成趣,寓意「榴开百子、 一鸣惊人」,如意首形状如心、如云、如芝,长柄弯曲,一柄在握,赏心悦目。相同 题材之作,可见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庋藏清〈白玉石榴秋蝉水丞〉,石榴籽 粒多且丰满,契合多子多福之意。秋蝉以声响状环境之寂,栖息于高枝,渴饮晨露, 为高洁品格的象征。本品亦以石榴秋蝉为表现主题,营造出深远意境并兼具逼真写实 的艺术表现。
石榴文化底蕴深远,唐宋诗人通过流畅文辞,展现秋天景色和石榴的美妙,同时蕴含 对情感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令人回味无穷。如唐代皮日休〈石榴歌〉:「蝉噪秋枝槐 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及宋代苏轼〈阮郎归.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诗词淡 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如意是一种「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吉祥之物,承载清代帝王祈福的美好愿望,成 为宫廷中重要摆设与帝王后妃们把玩的珍奇。在喜庆年节及帝、后寿诞等场合,臣子 们也要贡进如意以表祝福,此外皇帝大婚、馈赠外国使节、赏赐臣子等,如意亦是不 可或缺之佳礼,更是权位和财富的象征。本件如意造型雍容端庄,曲线婉转流畅。拍 场相似之例可见拍卖于西泠印社2023年8月6日,编号2702,清乾隆〈白玉雕三多纹 如意摆件〉,与本品皆为代表吉祥之佳品,且装饰题材相似,可资比对。然 细审本器雕琢熟娴灵巧,从枝干打磨技法、三多石榴圆雕构图至老干树枝状,玉匠依 势运刀,弯曲有度,风格写实逼真,尽显华贵富丽之感。
A FINE WHITE JADE 'POMEGRANATE' RUYI SCEPTER
18TH CENTURY
如意白玉质,厚润莹洁,凝脂含光,色泽纯净含蓄。首面缀托三颗石榴 果实为主体,榴实丰硕饱满,露出内藏籽粒,一侧盘曲枝叶,花叶翻 卷自如,绽放舒展,脱俗清丽。三颗石榴谓之「三多」,表现多福、多 寿、多子孙的美好意愿,其中因石榴果内多籽,故引喻为时机成熟,家 族兴旺之意涵。柄身高浮雕一折枝从趾屈曲斜向上,枝叶贴附于上,翻 卷有力,起伏有致,趾端瘿瘤成天然孔洞,系一盘肠结,下缀四条丝 穗,优美柔和。背面枝干挺拔,瘿瘤鳞皴,歧枝疏落,间刻螭龙扭转身 驱漫步其间,生动传神。
本件如意以折枝榴实构成,秋蝉匍匐石榴之上,与主体相映成趣,寓意「榴开百子、 一鸣惊人」,如意首形状如心、如云、如芝,长柄弯曲,一柄在握,赏心悦目。相同 题材之作,可见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庋藏清〈白玉石榴秋蝉水丞〉,石榴籽 粒多且丰满,契合多子多福之意。秋蝉以声响状环境之寂,栖息于高枝,渴饮晨露, 为高洁品格的象征。本品亦以石榴秋蝉为表现主题,营造出深远意境并兼具逼真写实 的艺术表现。
石榴文化底蕴深远,唐宋诗人通过流畅文辞,展现秋天景色和石榴的美妙,同时蕴含 对情感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令人回味无穷。如唐代皮日休〈石榴歌〉:「蝉噪秋枝槐 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及宋代苏轼〈阮郎归.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诗词淡 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如意是一种「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吉祥之物,承载清代帝王祈福的美好愿望,成 为宫廷中重要摆设与帝王后妃们把玩的珍奇。在喜庆年节及帝、后寿诞等场合,臣子 们也要贡进如意以表祝福,此外皇帝大婚、馈赠外国使节、赏赐臣子等,如意亦是不 可或缺之佳礼,更是权位和财富的象征。本件如意造型雍容端庄,曲线婉转流畅。拍 场相似之例可见拍卖于西泠印社2023年8月6日,编号2702,清乾隆〈白玉雕三多纹 如意摆件〉,与本品皆为代表吉祥之佳品,且装饰题材相似,可资比对。然 细审本器雕琢熟娴灵巧,从枝干打磨技法、三多石榴圆雕构图至老干树枝状,玉匠依 势运刀,弯曲有度,风格写实逼真,尽显华贵富丽之感。
A FINE WHITE JADE 'POMEGRANATE' RUYI SCEPTER
18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