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7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青花海水矾红彩龙纹大盘
作品估价:TWD 5,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8%
图录号:
807
拍品名称:
清乾隆 青花海水矾红彩龙纹大盘
拍品描述:
D51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中村作次郎收藏
日本永藏商事株式会社收藏,036 号藏品
久手坚宪二收藏
原共箱题款:乾隆青华红彩龙涛文大皿 好古堂 大正十年(1921 年)八月吉日
中村作次郎获藏|嘉永元戊申秋□箱调 荻野久兵卫
原共箱标签:第百三五号 重要美术品|贵
原共箱盖款:乾隆官窑の大皿ヲれ绘龙涛の文样径りて巨大艳丽いち彩调い澎湃の势
てヲも海水てい龙文威猛の势る左舍重金购の中村氏ふ易いの□しをい藏の久でる
昭和八年六月久手坚宪二
钤印:久手宝藏
永藏商事株式会社标签:番号 036 |品名 乾隆龙涛文大皿|金 一千三百円
伝入 中村好古堂
盘敞口,斜折沿,浅弧壁,平底,圈足露胎。通体釉质细腻洁白,以釉下青花绘祥 云舒卷,波涛翻腾,浪花飞溅;釉上矾红彩绘九龙腾跃其间,气势磅礴,富丽而有 威严,象征皇权与皇帝。盘内折沿处及盘心以双弦线作圆形开光,内绘青花海水、 白浪,正中央一红龙,正面升起,曲身奔腾,凶悍遒健,四肢五爪强劲有力,鬃发 飞扬,姿态生动威猛,犹如王者之气激荡其中,富有气势恢弘的视觉意象。器底圈 足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本件青花大盘,盘内及外壁巧饰相同之「四红龙」纹样,龙双 目圆睁,鬃须上扬,身躯矫健,作行走状,肘关节处有火焰 状飘带,四肢伸展,有锋利五爪与三爪各二,趾尖锐利,张力 十足。四龙间辅以青云点缀,流云作灵芝状,层层迭迭,似在 飘动,彰显行龙疾驰于青云间更具气势。四龙寓意「春、夏、 秋、冬」之四时,体现于卦象则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四象,如春为少阳, 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彰显强大和吉祥力量,更 代表对水、降雨、台风和洪水的控制。
「四时、四象」,分别可对应本品盘内及外壁之四龙,春天为 夔龙,即伏羲,又为雷神,上颚高高上翘,如象鼻长而向前弯 卷,突显雍容风格;夏天为应龙,带翼飞行,龙尾似鱼鳍,大 有气夺千里之势;秋天为烛龙,又名烛阴,呈回首之姿,眉眼 间显露威猛潇洒;冬天为龙星,名相柳,又称相繇,脊骨毕 露,气势勇猛沉稳,反映出天地能滋养万物,春去秋来、寒来 暑往的交替变化,与生、长、收、藏的生命现象。
细观全器,五龙构图,其中四龙各有二,共为九 龙,「九」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中为阳数之 最,《周易・干》:「用九,天下治也」。「九」 也象征纯阳全盛,具有至高美德,是礼制等级中 最高一等,以「九」之数则天下可政治安定。
本器尺寸硕大,胎骨厚薄适宜,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鲜妍厚 润,色阶过渡自然,形成青、红、白三色相得益彰且不同凡响 的艺术效果,更映衬九龙之鲜明动感,传世罕见。南京博物院 庋藏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云龙纹盘〉器形、 构图及 款识,与本品极为相似,可资参考。
清代以此相类纹饰之大盘始制于雍正年间,所绘龙纹样极端讲 究,巧思或可溯源至明宣德年间之器。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庋 藏明宣德〈青花龙纹矾红彩海水纹盘〉。清雍正时期, 内府造办处承袭其布局,加大尺寸并创新画样、增添不同元 素,更显龙纹的弘伟气势与聚集力,再送交景德镇御窑,由技 艺精卓督陶官唐英所烧造,其气韵雍容华贵,成为宫廷陈设瓷 上品。例证如震旦博物馆庋藏清雍正〈青花红彩波涛云龙纹大 盘〉,传世雍、干两朝此类大盘尺寸、器形、纹饰大同 小异,虽龙纹相对位置有所差别,然可悉二者一脉相承。
景德镇瓷匠初次结合釉下青花及釉上彩料,创烧出青花矾红彩,似肇始明宣德朝。然在清代御瓷中 却不多见,其原因之一,乃釉下青花须经 1300 度高温烧制,而矾红则通过低温烘烤而成。
青花矾红彩瓷器需经历高温、低温至少两次入窑烧造,工艺较为复杂,亦增加 制作成本和风险。故而雍、干两朝此类大盘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属罕见之珍品。
如前所述,震旦博物馆庋藏清雍正〈青花红彩波涛云龙纹大盘〉,与本件清乾隆〈青花海水 矾红彩龙纹大盘〉,初视几近无二,然细观便得个中估量异。首先,盘心正面龙构图,在雍正时期乃 取自皇帝朝服纹样,如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清雍正〈明黄缎绣彩云金龙皮龙袍〉, 为皇帝于重大典礼和祭祀时所穿的特殊大礼服,胸前即为龙戏珠纹样;而本件乾隆器盘心龙纹则取 自皇帝吉服纹样,如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黄纱双面绣彩云金龙单龙袍〉, 乃皇帝于庆典、重要场合时的礼服,胸前龙纹则无戏珠。此外,再比较雍正与乾隆器之差异,雍正 器如震旦博物馆庋藏清雍正〈青花红彩波涛云龙纹大盘〉,相对于中央正龙,盘壁四龙位置 于正上及左右方;而乾隆器如南京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云龙纹盘〉,盘壁纹饰 则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四十五度,所绘舒卷瑞云、波涛涌浪更显统一。从两朝大盘之别,可见雍干二 人品味之异。
清宫文献惯见以「宣窑」、「成窑」、「嘉窑」等描述仿古品类,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乾隆三年(1738 年)六月 二十五日记事录载:「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说太监高 玉交⋯⋯宣窑红龙青云海水大盘一件⋯⋯宣窑青花放大马挂瓶 ⋯⋯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俱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 毕时再将交出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此磁器内有大器皿应 画样带去,其小磁器皿俱各带去钦此。」,然在仿古瓷 的制作过程中,出现权宜性的增减、更改,进一步带动创新。 就前文《造办处记事录》中所称奉旨而作「宣窑青花放大马挂 瓶」,碍于大器皿,据旨也应画样送交景德镇予唐英,便于其依 创新样烧造。实物对比如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明宣 德〈青花云龙纹扁壶〉;而后乾隆三年御窑厂奉旨依样 烧制创新之作即为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青 花云龙纹背壶〉。
如上引文献所指,确有此类红龙青云海水大盘,然目前相似出 土或传世宣德器,未见有与其描述相同者。若依北京故宫博物 院庋藏明宣德〈青花云龙纹扁壶〉与清乾隆〈青花云龙 纹背壶〉为例证,对比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 明宣德〈青花龙纹矾红彩海水纹盘〉的布局构图,本件 清乾隆〈青花海水矾红彩龙纹大盘〉,应为乾隆时期,造办处送 交景德镇御窑烧造新制大盘,盘心龙纹由侧身转为正向,翻腾 巨浪不再遮掩龙体,凸显其矫健霸气。盘内、外壁各巧饰矾红 彩四龙相应,气势宏伟,藉以增强游龙与钴蓝海水卷云之视觉 反差,且更显祥瑞以炫龙威。
细观之,本品尺幅恢弘,海水和祥云皆用钴料于 坯胎上绘画而成,龙纹部分事先占位符,以钴 料点画双睛后,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沉稳清新 的青花色泽。龙纹以矾红料在釉面上绘制成后, 二次送烧,低温烧成明净美丽的矾红釉上彩,气 韵雍容华贵,实为宫廷陈设瓷上品。
拍场相似之例可参见拍卖于香港苏富比 2016 年 10 月 5 日, 编号 3305,清乾隆〈青花矾红水波云龙图折沿大盘〉, 其造型、纹饰皆与本品相似,为乾隆时期彩瓷之珍品。
本件清乾隆〈青花海水矾红彩龙纹大盘〉,原为活跃在大正初 期的日本古董商,「好古堂」(注)株主中村作次郎于大正十年 八月(1921 年)获藏。因缘际会下由永藏商事株式会社以金 一千三百円购入,再由社长久手坚宪二珍藏此佳品,昭和八年 (1933 年)于盒内题识:「乾隆官窑の大皿ヲれ绘龙涛の文样 径りて巨大艳丽いち彩调い澎湃の势てヲも海水てい龙文威猛 の势る左舍重金购の中村氏ふ易いの□しをい藏の久でる」视 作贵、重要美术品珍宝,流传过程清晰有序。
注:日本「好古堂」为活跃于明治后半期至大正初期的古董商,株主中村作 次郎于辛亥革命前渡清,在遍览琉璃厂古物后,曾感叹:「中国的旧货店虽 然东西很多,不过适合日本的东西却很少⋯⋯宋元左右的好东西,日本反倒 有,而其本家中国却没有。当今北京那边的东西,主要是清朝的东西。」
A MAGNIFICENT AND RARE LARGE BLUE AND WHITE IRON-RED DECORATED 'DRAGON' DISH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PROVENANCE:
Nakamura Sakujiro Collection
Nagakura Shoji Co., Ltd., No. 036
Kudeken Kenji Collection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中村作次郎收藏
日本永藏商事株式会社收藏,036 号藏品
久手坚宪二收藏
原共箱题款:乾隆青华红彩龙涛文大皿 好古堂 大正十年(1921 年)八月吉日
中村作次郎获藏|嘉永元戊申秋□箱调 荻野久兵卫
原共箱标签:第百三五号 重要美术品|贵
原共箱盖款:乾隆官窑の大皿ヲれ绘龙涛の文样径りて巨大艳丽いち彩调い澎湃の势
てヲも海水てい龙文威猛の势る左舍重金购の中村氏ふ易いの□しをい藏の久でる
昭和八年六月久手坚宪二
钤印:久手宝藏
永藏商事株式会社标签:番号 036 |品名 乾隆龙涛文大皿|金 一千三百円
伝入 中村好古堂
盘敞口,斜折沿,浅弧壁,平底,圈足露胎。通体釉质细腻洁白,以釉下青花绘祥 云舒卷,波涛翻腾,浪花飞溅;釉上矾红彩绘九龙腾跃其间,气势磅礴,富丽而有 威严,象征皇权与皇帝。盘内折沿处及盘心以双弦线作圆形开光,内绘青花海水、 白浪,正中央一红龙,正面升起,曲身奔腾,凶悍遒健,四肢五爪强劲有力,鬃发 飞扬,姿态生动威猛,犹如王者之气激荡其中,富有气势恢弘的视觉意象。器底圈 足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本件青花大盘,盘内及外壁巧饰相同之「四红龙」纹样,龙双 目圆睁,鬃须上扬,身躯矫健,作行走状,肘关节处有火焰 状飘带,四肢伸展,有锋利五爪与三爪各二,趾尖锐利,张力 十足。四龙间辅以青云点缀,流云作灵芝状,层层迭迭,似在 飘动,彰显行龙疾驰于青云间更具气势。四龙寓意「春、夏、 秋、冬」之四时,体现于卦象则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四象,如春为少阳, 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彰显强大和吉祥力量,更 代表对水、降雨、台风和洪水的控制。
「四时、四象」,分别可对应本品盘内及外壁之四龙,春天为 夔龙,即伏羲,又为雷神,上颚高高上翘,如象鼻长而向前弯 卷,突显雍容风格;夏天为应龙,带翼飞行,龙尾似鱼鳍,大 有气夺千里之势;秋天为烛龙,又名烛阴,呈回首之姿,眉眼 间显露威猛潇洒;冬天为龙星,名相柳,又称相繇,脊骨毕 露,气势勇猛沉稳,反映出天地能滋养万物,春去秋来、寒来 暑往的交替变化,与生、长、收、藏的生命现象。
细观全器,五龙构图,其中四龙各有二,共为九 龙,「九」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中为阳数之 最,《周易・干》:「用九,天下治也」。「九」 也象征纯阳全盛,具有至高美德,是礼制等级中 最高一等,以「九」之数则天下可政治安定。
本器尺寸硕大,胎骨厚薄适宜,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鲜妍厚 润,色阶过渡自然,形成青、红、白三色相得益彰且不同凡响 的艺术效果,更映衬九龙之鲜明动感,传世罕见。南京博物院 庋藏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云龙纹盘〉器形、 构图及 款识,与本品极为相似,可资参考。
清代以此相类纹饰之大盘始制于雍正年间,所绘龙纹样极端讲 究,巧思或可溯源至明宣德年间之器。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庋 藏明宣德〈青花龙纹矾红彩海水纹盘〉。清雍正时期, 内府造办处承袭其布局,加大尺寸并创新画样、增添不同元 素,更显龙纹的弘伟气势与聚集力,再送交景德镇御窑,由技 艺精卓督陶官唐英所烧造,其气韵雍容华贵,成为宫廷陈设瓷 上品。例证如震旦博物馆庋藏清雍正〈青花红彩波涛云龙纹大 盘〉,传世雍、干两朝此类大盘尺寸、器形、纹饰大同 小异,虽龙纹相对位置有所差别,然可悉二者一脉相承。
景德镇瓷匠初次结合釉下青花及釉上彩料,创烧出青花矾红彩,似肇始明宣德朝。然在清代御瓷中 却不多见,其原因之一,乃釉下青花须经 1300 度高温烧制,而矾红则通过低温烘烤而成。
青花矾红彩瓷器需经历高温、低温至少两次入窑烧造,工艺较为复杂,亦增加 制作成本和风险。故而雍、干两朝此类大盘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属罕见之珍品。
如前所述,震旦博物馆庋藏清雍正〈青花红彩波涛云龙纹大盘〉,与本件清乾隆〈青花海水 矾红彩龙纹大盘〉,初视几近无二,然细观便得个中估量异。首先,盘心正面龙构图,在雍正时期乃 取自皇帝朝服纹样,如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清雍正〈明黄缎绣彩云金龙皮龙袍〉, 为皇帝于重大典礼和祭祀时所穿的特殊大礼服,胸前即为龙戏珠纹样;而本件乾隆器盘心龙纹则取 自皇帝吉服纹样,如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黄纱双面绣彩云金龙单龙袍〉, 乃皇帝于庆典、重要场合时的礼服,胸前龙纹则无戏珠。此外,再比较雍正与乾隆器之差异,雍正 器如震旦博物馆庋藏清雍正〈青花红彩波涛云龙纹大盘〉,相对于中央正龙,盘壁四龙位置 于正上及左右方;而乾隆器如南京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云龙纹盘〉,盘壁纹饰 则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四十五度,所绘舒卷瑞云、波涛涌浪更显统一。从两朝大盘之别,可见雍干二 人品味之异。
清宫文献惯见以「宣窑」、「成窑」、「嘉窑」等描述仿古品类,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乾隆三年(1738 年)六月 二十五日记事录载:「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说太监高 玉交⋯⋯宣窑红龙青云海水大盘一件⋯⋯宣窑青花放大马挂瓶 ⋯⋯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俱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 毕时再将交出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此磁器内有大器皿应 画样带去,其小磁器皿俱各带去钦此。」,然在仿古瓷 的制作过程中,出现权宜性的增减、更改,进一步带动创新。 就前文《造办处记事录》中所称奉旨而作「宣窑青花放大马挂 瓶」,碍于大器皿,据旨也应画样送交景德镇予唐英,便于其依 创新样烧造。实物对比如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明宣 德〈青花云龙纹扁壶〉;而后乾隆三年御窑厂奉旨依样 烧制创新之作即为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青 花云龙纹背壶〉。
如上引文献所指,确有此类红龙青云海水大盘,然目前相似出 土或传世宣德器,未见有与其描述相同者。若依北京故宫博物 院庋藏明宣德〈青花云龙纹扁壶〉与清乾隆〈青花云龙 纹背壶〉为例证,对比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 明宣德〈青花龙纹矾红彩海水纹盘〉的布局构图,本件 清乾隆〈青花海水矾红彩龙纹大盘〉,应为乾隆时期,造办处送 交景德镇御窑烧造新制大盘,盘心龙纹由侧身转为正向,翻腾 巨浪不再遮掩龙体,凸显其矫健霸气。盘内、外壁各巧饰矾红 彩四龙相应,气势宏伟,藉以增强游龙与钴蓝海水卷云之视觉 反差,且更显祥瑞以炫龙威。
细观之,本品尺幅恢弘,海水和祥云皆用钴料于 坯胎上绘画而成,龙纹部分事先占位符,以钴 料点画双睛后,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沉稳清新 的青花色泽。龙纹以矾红料在釉面上绘制成后, 二次送烧,低温烧成明净美丽的矾红釉上彩,气 韵雍容华贵,实为宫廷陈设瓷上品。
拍场相似之例可参见拍卖于香港苏富比 2016 年 10 月 5 日, 编号 3305,清乾隆〈青花矾红水波云龙图折沿大盘〉, 其造型、纹饰皆与本品相似,为乾隆时期彩瓷之珍品。
本件清乾隆〈青花海水矾红彩龙纹大盘〉,原为活跃在大正初 期的日本古董商,「好古堂」(注)株主中村作次郎于大正十年 八月(1921 年)获藏。因缘际会下由永藏商事株式会社以金 一千三百円购入,再由社长久手坚宪二珍藏此佳品,昭和八年 (1933 年)于盒内题识:「乾隆官窑の大皿ヲれ绘龙涛の文样 径りて巨大艳丽いち彩调い澎湃の势てヲも海水てい龙文威猛 の势る左舍重金购の中村氏ふ易いの□しをい藏の久でる」视 作贵、重要美术品珍宝,流传过程清晰有序。
注:日本「好古堂」为活跃于明治后半期至大正初期的古董商,株主中村作 次郎于辛亥革命前渡清,在遍览琉璃厂古物后,曾感叹:「中国的旧货店虽 然东西很多,不过适合日本的东西却很少⋯⋯宋元左右的好东西,日本反倒 有,而其本家中国却没有。当今北京那边的东西,主要是清朝的东西。」
A MAGNIFICENT AND RARE LARGE BLUE AND WHITE IRON-RED DECORATED 'DRAGON' DISH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PROVENANCE:
Nakamura Sakujiro Collection
Nagakura Shoji Co., Ltd., No. 036
Kudeken Kenji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