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09
上一件
下一件
陈钧德 2002年作 湖南路
71×59cm
作品估价:RMB 250,000-2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009
拍品名称:
陈钧德 2002年作 湖南路
年 代:
2002年作
尺 寸:
71×59cm
材 质:
布面油画
题 识:
签名:2002 钧德cjd
拍品描述:
来源:现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
抽象是艺术家对来自自然生命的本质所感悟的主观反映,具象则是艺术家对来自自然生命本质所感悟的客观反映⋯⋯写意的艺术作品我认为完全可以借鉴这两方面主客观的经验,以求再创造的境界。——陈钧德
在当代中国意象油画探索道路上,陈钧德以“意”构“色”,他那奇幻与印象派的色彩以及表现出的东方优雅、平衡与和谐,使其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至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海派油画在九十年代推向新里程的代表人物。上海从建立新式美术教育开始,就一直受着西方的印象派及印象派之后的现代主义影响。陈钧德不仅从绘画技术和形式上传承近代林风眠、刘海粟一脉的新画风,更从他们处接续了传统文士之气,揉合形成他自己超脱、自由的绘画风格。
是次上拍的4件陈钧德时间跨度近四十年的作品,分别是创作于1974年的《复兴公园》(Lot 2011)、2002年的《湖南路》、2013年的《法国风景》(Lot 2009)及2015年的《伯尼尔城市大桥》(Lot 2010),均有陈钧德不同年代的创作风格。
陈钧德早年师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梁等前辈。上世纪七十年代,刘海粟住在复兴中路重庆南路,陈钧德经常与刘海粟老师一起在复兴公园写生。刘海粟于1978年《复兴公园雪景》画的背面题字:一九七八年一月九日大雪至零下十度,在复兴公园写生⋯⋯观画者夏伊乔、刘蟾、陈钧德、李又白。从陈钧德1974年的《复兴公园》也可以看出早年受到刘海粟创作风格影响的影子。画面中陈钧德用色沉稳厚重,大量褐色线条的笔触,加之深绿相衬,一派深秋公园的树木随着光线发生的色彩变化。突显出公园内树木交错的真切氛围,画面中对光线色泽的处理有着莫奈创作的丰富与细腻。作品行云流水般的色彩衔接,用笔用色的自如,已相当老成和自信。陈钧德1980年能够参与“林风眠、关良、刘海栗、陈钧德四人画展”,与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三位重要的老艺术家同台展出,足见前辈们当真将他推为传人。陈钧德也是1979年全国最早的民间自由画展——上海《十二人画展》的参展艺术家。陈钧德的风景创作以形式表现突显传统笔墨的随性与潇洒,于色彩变幻中发扬东方艺语的内敛与沉雄。既有西方现代派绘画严谨的画面结构和极具张力的色彩,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气韵和精神,成功地将西方印象主义转换为充满中国文人气质的抒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