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991
上一件
下一件
康熙帝 行书唐诗《梨花》
118×47.5 cm. 46 1/2×18 3/4 in. 约5.0平尺
作品估价:RMB 10,000-5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991
拍品名称:
康熙帝 行书唐诗《梨花》
作 者:
康熙帝
年 代:
(1654-1722)
尺 寸:
118×47.5 cm. 46 1/2×18 3/4 in. 约5.0平尺
形 制:
立轴 水墨纸本
拍品描述:
钤 印:康熙宸翰、敕几清晏、渊鉴斋(参见《清代帝后玺印谱·康熙卷》第25、18、11页)
题 识:唐句。

释文:
巧解迎人笑,还能乱蝶飞。
春风时入户,几片落朝衣。

康熙帝
康熙帝,名玄烨,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61年,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支持和与清廷关系密切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下,年仅8岁玄烨登上了皇位,年号康熙。初期朝政由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四位辅政大臣辅佐。玄烨是个天份极高、坚韧顽强的少年,即位后每日读书长达数个时辰。16岁时,他以智慧和勇气设计铲除了专权跋扈的辅臣鳌拜,开始亲政。其在位期间,解决了长达8年的吴三桂等三藩的分裂战争,收复了被郑经割据多年的台湾,驱逐了占据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同时,又以出征蒙藏,平定准噶尔部蒙古贵族分裂势力的动乱,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等,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如治理黄淮河流,奖励垦荒,蠲免赋税,实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编纂《明史》、《全唐诗》等;在所有的文化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是他本人对西方科技的学习,他是中国古代唯一懂得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皇帝。
康熙帝十分喜好书法,在临摹古人墨迹上颇下功夫,自称“临摹名大家手卷,多至万余。手写寺庙匾榜,多至千余”。他崇尚董其昌书法,曾将董氏海内真迹搜访殆尽,玉牒金题,汇登秘阁,锐意临摹,使董字风靡朝野。还常常在退朝之后,召南书房翰林或精于书画的朝臣陪侍,观摩碑帖,切磋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