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83
上一件
下一件
舒群 文化POP系列·崔健C
127×116.5 cm.
作品估价:RMB 1,500,000-2,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83
拍品名称:
舒群 文化POP系列·崔健C
作 者:
舒群
年 代:
1991 年
尺 寸:
127×116.5 cm.
形 制:
布面 油画
拍品描述:
发表


《图像的辩证法:舒群的艺术》,岭南美术出版社,广州,2009年,第136页




展出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1992年,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广州


“社会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展”,2008年3月2日至4月15日,特列切科夫国家美术馆,莫斯科




舒群是上个世纪85新潮美术运动中“北方艺术群体”的发起人之一,同时,他也是“理性绘画”这一艺术思潮的最早倡导者和实践者。90年代初,随着对意识形态批判的消解以及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退潮,舒群心目中的乌托邦逐渐化为泡影,其早期的理性精神也经历了一次崩塌。困境中的艺术家开始了关于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以及批判理性主义、甚至解构主义的阅读和汲取。随后他暂停了80年代一直坚持的“绝对原则”,开始了“波普语言”的尝试,创作了例如“四项基本运算”、“文化pop崔健”、“世界美术全集”等系列。


“文化POP系列·崔健”系列共有5张,全部创作于1991年,也是舒群被写入艺术史中的作品。系列主体挪用了崔健1989年发行的首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封面,并将之与“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口号并置。前者是新文化的第一声呐喊,后者是一个鲜明的时代标语,在社会激烈变革的90年代初,这无异于一场新旧文化的正面碰撞。


1986年5月29日晚上,25岁的崔健踏上了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在那个抒情歌曲也只是刚刚流行起来的时代,崔健以一首振聋发聩的《一无所有》横空出世,其中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将中国流行音乐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崔健后来也被誉为中国摇滚第一人。不过和所有新生事物的命运一样,1987年1月14日崔健于北京首都体育馆再度演出时,以摇滚形式翻唱了革命经典歌曲《南泥湾》,又让他的音乐很快被禁播,体现了当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文艺界的一种对峙。


《文化POP系列·崔健C》敏锐地捕捉了这一事件的戏剧性,画中崔健脸上不断重复的“南泥湾”三个字,正传递出一种反叛和拒绝循规蹈矩的姿态。大众熟知的崔健符号,既是流行的因子,也是带来压迫感的强制认知,舒群谈到该系列时曾说:“其实我这张画也是在见证一个符号的暴力,画崔健表面上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熟悉的、悦目的画面,而实际上对我来说,看到的是它背后带来的压力。”


画右侧印在军绿色背景上鲜红的“为人民服务”,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一旁的“不是我不明白”源自崔健首张专辑中的同名歌歌名其中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至今仍会让许多人不由感叹。两者并置在一起,讲述了剧变时代下的国人心理变化。舒群说:“90年代初,我们都意识到由景观政治所左右的符号时代来临了。在这个时代里,商品的逻各斯支配一切,它同我在《绝对原则》里所提的‘生产之尽’一样,一个我们无法逾越又别无选择的绝对原则。”


经历过90年代的理想崩溃的痛苦,“文化POP系列 崔健”系列如同一股强大的共鸣力量,为身处痛苦、失落、迷惘与无奈之中的舒群,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自我的出口,让他的情感得以畅快流淌。简明有力,直切时代脉搏的精准令《文化POP系列 崔健C》成为舒群创作生涯的标志,也是中国90年代艺术发展史中无法绕开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