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122
上一件
清康熙 “桃花片”豇豆红釉碗
D: 15.5 cm (6 1/8 in.)
作品估价:RMB 600,000-1,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122
拍品名称:
清康熙 “桃花片”豇豆红釉碗
年 代:
清康熙
尺 寸:
D: 15.5 cm (6 1/8 in.)
拍品描述: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来源:
香港佳士得,2014年5月28日,lot 3434
著录:
《瓷中佳趣—佳趣雅集会员珍藏》,金立言主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84、85页,图19;
《窑火丹青—两庆书屋藏瓷》,金立言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58页,图38
展览:
《瓷中佳趣—佳趣雅集会员珍藏》,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佳趣雅集,2015年11月,编号19;
《贡之廊庙光鸿钧—康熙奇珍·郎廷极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年3月28日-4月16日
碗撇口,深腹,圈足,器形端正典雅,器内外满施豇豆红釉,口部留白呈灯草边,釉色红绿相间,呈现出桃花春浪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底足内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是为郎窑标准书款方式。
豇豆红釉是康熙臧窑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高温红釉品种,因釉色似豇豆而得名。它以金属铜为着色剂,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烧成难度很大,烧制过程中因部分氧化而产生绿色斑点。这种本为瑕疵的绿色胎点恰成天成之妙笔,为粉红的釉面平添意趣。豇豆红釉瓷遂成一代旷世名品,为历代所追捧。《饮流斋说瓷》赞其“豇红之所以可贵者,在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按绿色色调及面积不同,豇豆红釉可分为“大红袍”、“美人醉”、“桃花面”等多个品种。目前所见康熙豇豆红釉器以“八大码”最为典型,碗甚为罕见。
依据款识写法可知,本品为郎窑制品。常见的郎窑制红釉器,其釉色如初凝牛血般浓艳,是为仿烧明代永宣时期高温红釉,其釉面玻璃质感强,清澈透亮,有极强垂流感,釉色从口沿处至足底由浅入深,还原窑内红色自然流淌过程。而本品则一改其色,仿肖本朝豇豆红釉,颇有意趣。仔细端详,在绿斑与红釉相交处,还可见郎窑红釉独特的“牛毛纹”,其釉面的玻璃质感也较“八大码”更强。本品实为一件既体现了郎窑至臻制瓷工艺,又将康熙时期单色釉的两朵奇葩:郎窑红与豇豆红融于一身的传世佳作,存世罕见,值得珍视。
来源:
香港佳士得,2014年5月28日,lot 3434
著录:
《瓷中佳趣—佳趣雅集会员珍藏》,金立言主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84、85页,图19;
《窑火丹青—两庆书屋藏瓷》,金立言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58页,图38
展览:
《瓷中佳趣—佳趣雅集会员珍藏》,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佳趣雅集,2015年11月,编号19;
《贡之廊庙光鸿钧—康熙奇珍·郎廷极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3年3月28日-4月16日
碗撇口,深腹,圈足,器形端正典雅,器内外满施豇豆红釉,口部留白呈灯草边,釉色红绿相间,呈现出桃花春浪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底足内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是为郎窑标准书款方式。
豇豆红釉是康熙臧窑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高温红釉品种,因釉色似豇豆而得名。它以金属铜为着色剂,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烧成难度很大,烧制过程中因部分氧化而产生绿色斑点。这种本为瑕疵的绿色胎点恰成天成之妙笔,为粉红的釉面平添意趣。豇豆红釉瓷遂成一代旷世名品,为历代所追捧。《饮流斋说瓷》赞其“豇红之所以可贵者,在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按绿色色调及面积不同,豇豆红釉可分为“大红袍”、“美人醉”、“桃花面”等多个品种。目前所见康熙豇豆红釉器以“八大码”最为典型,碗甚为罕见。
依据款识写法可知,本品为郎窑制品。常见的郎窑制红釉器,其釉色如初凝牛血般浓艳,是为仿烧明代永宣时期高温红釉,其釉面玻璃质感强,清澈透亮,有极强垂流感,釉色从口沿处至足底由浅入深,还原窑内红色自然流淌过程。而本品则一改其色,仿肖本朝豇豆红釉,颇有意趣。仔细端详,在绿斑与红釉相交处,还可见郎窑红釉独特的“牛毛纹”,其釉面的玻璃质感也较“八大码”更强。本品实为一件既体现了郎窑至臻制瓷工艺,又将康熙时期单色釉的两朵奇葩:郎窑红与豇豆红融于一身的传世佳作,存世罕见,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