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5
上一件
下一件
清早期 青花五彩西厢记之斋坛闹会故事图盖罐
高 34cm
作品估价:RMB 1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55
拍品名称:
清早期 青花五彩西厢记之斋坛闹会故事图盖罐
尺 寸:
高 34cm
拍品描述:
来源 : 纽约苏富比,1985 年 12 月 4 日,Lot243。 参阅 : 1.《校注古本西厢记》,香雪堂刻本,明代万历。 2.《延薰秀色——康熙瓷器与宫廷艺术珍品特展》,保利艺术 博物馆,2011 年,页 166-167,图 V-7。《西厢记》原出唐人元稹之《莺莺传》, 讲述了书生张生和崔相国之女崔莺莺挣脱封建桎梏,追求纯真爱情的故事。后改为杂剧,以元代王实甫所作《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流传最广,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变革,商业社会现象加重,传统观念收到冲击,爱情解放的观念流行,歌颂美好爱情的大团圆戏剧传奇为时人所爱,此时有“新杂剧,就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之说。《西厢记》也广为刊行,版本颇多,并有大量的刺绣版刻,这些图像为景德镇瓷业绘画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素材,使得绘画《西厢记》题材之瓷器盛行,一时以为时尚。本器唇口,直颈,丰肩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覆宝珠钮盖,造型端庄敦厚,胎质坚致,釉色微青,润亮莹泽。器身以青花五彩之技法绘就,盖面绘以婴戏图,颈及肩部以洞石花卉及冰裂纹装饰。腹部主题纹饰为《西厢记》中第一本第四折“斋坛闹会”图,宽广佛殿之中,释迦牟尼佛像端坐于莲花座台之上,背后镂空火焰状背光,迦叶、阿难量尊者各在一旁,大殿顶彩幡随风飘动,托显其神秘与庄严之气氛。佛台之前设一大案,案供香炉、烛台一幅,众人在其两侧分开,左侧是张生一行人,张君瑞着长衫,头戴儒巾,以表明其书生之身份,环手抱瓶,侧头与长老法本交谈,最左侧一僧人击鼓回首相望。画面右侧是郑夫人,老夫人头戴发箍,围云杉,崔莺莺在夫人身后,乌黑云鬓,花裙长绦,绰约婷婷,其右一旁琴童撞钟,虽画面无声,但乐器配置丰富,左右两侧大型乐器更是增添了庄严洪亮的印象,使其确如戏中所说“: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画面构图极为考究,增加了殿堂的进深感,墙、佛像、案台、人物、地面的五个层次依序递进,又通过热烈的五彩进行着色对比调配,使画面氛围感极好的表达,且这道场闹乱、张生与崔莺莺的内心思想,将佛殿身神性庄严与凡人儿女情长冲突对比,使其戏剧效果十足。传世所绘《西厢记》故事图器物多见碗盘之器型,而盖罐较为罕见,因“斋坛闹会”一折图案构图复杂,内容信息较多,制作绘画极为繁复,故较少生产,目前所见者凤毛麟角,此件堪称同类器物中之佼佼者。且本器流传有序,1985 年 12 月 4 日由纽约苏富比售出,编号 243。查阅公司收藏,保利艺术博物馆曾展出一例清康熙青花西厢记斋坛闹会故事盘,出版于《延薰秀色——康熙瓷器与宫廷艺术珍品特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 年,页166-167,图 V-7,可作参考。
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