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153
上一件
下一件
当代 艺林藏珍 艺术生活珐琅料粉彩无相折腰盘
直径17.2cm
作品估价:RMB 13,000-2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5153
拍品名称:
当代 艺林藏珍 艺术生活珐琅料粉彩无相折腰盘
年 代:
当代
尺 寸:
直径17.2cm
题 识:
底款:“艺林藏珍”
拍品描述: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形有相,皆因缘际会而成,外界条件变化,形也随之生生灭灭。成住坏空,天命靡常,如日月盈昃、寒暑交替般但行无止。中国哲学的存在观将人的个体生命置于宇宙存在中寻求其根本奥义,天人境界皆为宇宙的内化表现。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坐如是观”,佛陀诉众生,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虚幻,近则衣食住行,远至功名利禄,全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影,并不真实且永久的存在。直到无常意外来临,生命即将终结,才意识到一切不过是繁华的虚无,空空如也。不论东西方,生与死是永恒的话题,如古代的庄子枕骷而面,《牡丹亭》中“生而可以死,死而可以生”,或是现代的亚历山大•麦昆,以骷髅的意向诉说生的真谛。
艺林堂保持着浪漫,去发现生活中那些美的本质,绚丽的世界总是缤纷多彩,带着粉彩的情怀去感受。对生活和艺术的捕捉,将无限的想象赋予在每件器物之上,艺林堂带着对古老粉彩技艺的传承,思考着粉彩未来的发展,让优秀的传统成为时尚的经典。
画片与传统工笔表现不同,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写意的骷髅花丛渲染节奏、超脱的氛围,写实的手法将花朵的动态、光影表现真实。数枝菊花从杯底蔓延生长,枝叶飘逸灵动,花瓣盛开摇曳,使整个画面呈现出生意盎然的景象。每片花瓣都用到“洗染”、“点染”填色手法,每朵菊花需千余次笔触点皴采色,所以其过渡细腻、颜色明暗自然。花朵的前后大小关系清晰明朗,表现出画面的纵深虚实之感。小朵荷花三三两两、聚散合情,分布在器物内外,给整体添上生趣、灵秀的视觉感受。花朵与骷髅并生,生生不息与死亡呜咽在这一幅画片上展现,是生与死的距离,也是生与死的交融往替。以荷花之相贯通整个画片,代表一个人的启蒙、自我意识和终极觉知的旅程,循环往复,直至寻得开悟的智慧。
设色上延续珐琅彩特点,色彩饱和度高,明艳亮丽呈玻璃质感。配色因为要达到艳而不俗的视觉效果,所以在配色上需要注意色彩间的搭配,与颜色面积占比的协调。多种颜色配色时,为了避免画面视觉混乱,要有色调倾向,基本选用暖色调为主基调,主配景选用红橙暖色调,次配景的冷色调也通过降低其纯度或饱和度来调和。菊花红得娇艳,搭配在整幅画面中也是风韵自存。
画面中前大后小的荷花,以色彩颜色对比分清主次,分出花朵的正反,还要营造出自然光线下的深浅对比。依据荷花的形态,内外部的花瓣正反填色。
粉净柔和的珐琅蓝料,如薄薄青天颜色,是艺林堂珐琅料边中最经典的颜色。它根正苗红来源于乾隆珐琅彩瓷器,数百年来,珐琅蓝料一直是默默的存在,装饰着作品的上下边角,如绿叶般衬托着细腻绚丽的“红花”。艺林堂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原本美丽的配角逆袭上位,深邃的宝石蓝色的料边在艺林堂迎来了其“主位”的登场。其宝石般的色泽与堆砌的料感,用于呈现死亡的厚重与涅槃的华美再合适不过。杯心绘制骷髅纹饰,细腻的“玻璃白”以最美妙的卷草模样在色彩上慢缠轻傍。珐琅蓝料色泽深翠明艳,细节处精巧细腻,明暗层次统一协调。
相较于过去传统的珐琅蓝料,在研发中加入“砗磲”,这种被誉为“佛家七珍”的珍稀有机宝石,加在蓝料中,淡化了色彩,同时又增加了其润度,就像蓝宝石一样的色泽,深邃肃穆。
秉承古法原矿的彩料进行绘制烧造,虽然增大彩料调和及绘制烧成难度,但因其料性结合更为紧密,线条劲挺不会出现明显的笔痕,也不会涣漫不清,以达到线条圆润,立体感丰满的画面效果。
在绘制手法上,艺林堂秉承雍正乾隆时期宫廷制式的标准粉彩。和以往的粉彩花卉画法不一样,以前借鉴国画画面,皆为工兼写。纯工笔的花卉,一笔一划都见功底。再用油颜料一遍遍叠加,堆出凹凸立体感,不同油颜料的一层层堆叠,有别于粉彩的水颜料一遍烧成,珐琅工艺的一遍遍油颜料叠加,需考虑不同颜色的烧成温度进行多次烧成,每个小图案上都进行了耗时的“结果”工艺,为了达到最完美,再复杂再严苛都不为过。
心生相,相生心,心即相。或许人生一切知见皆是有相,一切有相皆为心相。佛知此而觉悟,于是他不执着于有相,而见实相,直至悟见本来,见至真。艺林堂以满溢着生死哲思和艺术灵性的画面,诠释对于生活本质的认知。人生短暂,对自我和艺术的追寻即是永恒。静依一隅,品饮一杯好茶,把三千红尘烦恼掩埋,给心禅意的安雅,闻琴箫唱和,撇去世事纷繁的牵绊,感悟日升月落的时光对白。梵音无相,寂静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