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09
上一件
下一件
何绍基 1862年作 朴真园 镜心
35×95cm
作品估价:RMB 250,000-3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009
拍品名称:
何绍基 1862年作 朴真园 镜心
年 代:
1862年作
尺 寸:
35×95cm
材 质:
水墨纸本
形 制:
镜心
题 识:
题识:朴真园。壬戌仲春,子贞何绍基。 钤印:何绍基印、子贞
拍品描述:
老子云:“见素抱朴”“我好静而民自朴”,其中的“朴”,均是指人的自然情性的美,即“朴”美。庄子进一步发挥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郭象注:“夫美配天者,唯朴素也。”可见素朴之美,就是天地之大美。
《道德经•第41章》云:“质真若渝。”王弼注:“质真者,不矜其真。”魏源《老子本义》:“质真者,不徇于外。”意即人之情性本为素朴,不应为外物所动而改变其真性。庄子则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朴”美:老子言“归朴”,庄子言“返真”。《庄子•秋水篇》云:“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以马未络缰绳,牛未穿鼻作比喻,说明人的自然情性在于“朴”与“真”,劝诫人们“谨守勿失”。又《渔父篇》云:“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同篇又云:“所谓真,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可见,“朴”与“真”都出于自然,是精诚所至,是最能感动人的。人一旦为礼俗所拘,就会失去精诚动人的自然情性。在这一点上,最能体现出老子与庄子的美学思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