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94
上一件
下一件
韦嘉 关心
180×220 cm.
作品估价:RMB 1,350,000-1,6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94
拍品名称:
韦嘉 关心
作 者:
韦嘉
年 代:
2009 年
尺 寸:
180×220 cm.
形 制:
布面 丙烯
拍品描述:
签名:《关心》布面丙烯 2009 韦嘉 09'
展出
“失乐园”,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31日,方音空间,北京
从2008年开始,韦嘉的作品里出现了更多书写性的笔触,和带有沉重、压抑感的画面。谈及自己在2008年的转变,韦嘉曾说,“其实我很想在绘画上去寻求和体验一次性的或者某种直接的绘画方式,这增加了我的失败率……这种变化也跟个人境遇有关系。有了小孩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有些情感我想抓住又抓不住,需要通过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去和生活迎合” 。
创作于2009年的《关心》正是他转变期的作品,体现了他转型期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石版画强烈的结构对比进一步被减弱,人物造型的轮廓线,由更多细腻的绘画性笔触取代。生活中,孩子的到来更令韦嘉被迫摆脱了从前的青春叙事,从一个父亲、一个大人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体验人生。
韦嘉在《关心》中描绘了一个男人掀开帷幕,试图去触碰一团红亮的发光体,这或许是一个初生的婴孩、或许是一颗跳动的心脏,但画中显得斑驳而模糊。近景中男子背影单薄而寂寥,韦嘉经常以此提示人如道具般被命运摆弄的无力感。他伸出手试图拥抱发光体,却被地上生出的荆棘阻拦,令人想起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正是若有似无,实而若虚的超现实表达方式,形成了韦嘉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不是现实主义背景下对虚无的表达,而是韦嘉知识分子式委婉气质决定的,因为这一切无限接近他自己的真实情感。正如他所说:“我觉得画面中总有一些需要揭示的东西,这是一种我说不清的、在现实里无法消解的痛苦或者迷茫。我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把它们和盘托出,但我喜欢这种委婉的方式。”
从《关心》中可以看到韦嘉打破以往“完美”的画面,进一步追求书写性和随机性的努力。被笔触“破坏”后的场景与人物内心脆弱敏感的情绪氛围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到了2011年之后,他的绘画性、表现性笔触变得更加浓重,并逐渐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创作阶段。然而直到如今,画面中那个存在多年的少年依然没有消隐,他一直伴随着韦嘉,如影随形。
展出
“失乐园”,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31日,方音空间,北京
从2008年开始,韦嘉的作品里出现了更多书写性的笔触,和带有沉重、压抑感的画面。谈及自己在2008年的转变,韦嘉曾说,“其实我很想在绘画上去寻求和体验一次性的或者某种直接的绘画方式,这增加了我的失败率……这种变化也跟个人境遇有关系。有了小孩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有些情感我想抓住又抓不住,需要通过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去和生活迎合” 。
创作于2009年的《关心》正是他转变期的作品,体现了他转型期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石版画强烈的结构对比进一步被减弱,人物造型的轮廓线,由更多细腻的绘画性笔触取代。生活中,孩子的到来更令韦嘉被迫摆脱了从前的青春叙事,从一个父亲、一个大人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体验人生。
韦嘉在《关心》中描绘了一个男人掀开帷幕,试图去触碰一团红亮的发光体,这或许是一个初生的婴孩、或许是一颗跳动的心脏,但画中显得斑驳而模糊。近景中男子背影单薄而寂寥,韦嘉经常以此提示人如道具般被命运摆弄的无力感。他伸出手试图拥抱发光体,却被地上生出的荆棘阻拦,令人想起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正是若有似无,实而若虚的超现实表达方式,形成了韦嘉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不是现实主义背景下对虚无的表达,而是韦嘉知识分子式委婉气质决定的,因为这一切无限接近他自己的真实情感。正如他所说:“我觉得画面中总有一些需要揭示的东西,这是一种我说不清的、在现实里无法消解的痛苦或者迷茫。我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把它们和盘托出,但我喜欢这种委婉的方式。”
从《关心》中可以看到韦嘉打破以往“完美”的画面,进一步追求书写性和随机性的努力。被笔触“破坏”后的场景与人物内心脆弱敏感的情绪氛围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到了2011年之后,他的绘画性、表现性笔触变得更加浓重,并逐渐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创作阶段。然而直到如今,画面中那个存在多年的少年依然没有消隐,他一直伴随着韦嘉,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