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44
上一件
下一件
明 仿官釉菱口洗
16 cm. (6 1/4 in.) Diam.
作品估价:RMB 无底价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044
拍品名称:
明 仿官釉菱口洗
年 代:
明
尺 寸:
16 cm. (6 1/4 in.) Diam.
拍品描述:
本品制为八瓣菱花形,花口出筋,弧腹,平底,底心置小浅圈足,底沿有支钉痕。洗内外通施青灰色釉,釉面肥厚滋润,平整光滑,器身内外遍布黄褐色冰裂开片,足端涂酱色护胎釉,胎土与两宋时期的官窑相比较为致密,更接近于明代仿官一式。整体造型稳重大方,在追慕宋意的同时,又具本朝的时代特征。
明朝建立后,汉族文人试图重建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潮亦影响到皇帝的艺术品味。从现有考古资料看,宣德时期率先开启仿宋代名窑之风,成化步其后尘,制作更加精细,并且多数不落年款。器型丰富多样,并没有拘泥于宋代官窑的形制规格,这种风气一直影响了雍正、乾隆两朝。明代的仿官釉制品基本还原了两宋官窑的风貌,釉色青中泛灰,釉质肥厚光泽较强,抚之有玉质感,釉面有稀疏的大开片,器足多涂酱色釉汁,且底足与器身釉色一致。本品即属其中佳例,对比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官窑花口洗,本品菱口形状更显规整,兼具宋韵与明代的审美情趣。
参阅:《官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2016年,第142页,图54
明朝建立后,汉族文人试图重建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潮亦影响到皇帝的艺术品味。从现有考古资料看,宣德时期率先开启仿宋代名窑之风,成化步其后尘,制作更加精细,并且多数不落年款。器型丰富多样,并没有拘泥于宋代官窑的形制规格,这种风气一直影响了雍正、乾隆两朝。明代的仿官釉制品基本还原了两宋官窑的风貌,釉色青中泛灰,釉质肥厚光泽较强,抚之有玉质感,釉面有稀疏的大开片,器足多涂酱色釉汁,且底足与器身釉色一致。本品即属其中佳例,对比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官窑花口洗,本品菱口形状更显规整,兼具宋韵与明代的审美情趣。
参阅:《官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2016年,第142页,图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