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34
上一件
下一件
清康熙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苹果尊
10 cm. (3 7/8 in.) Diam.
作品估价:RMB 无底价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034
拍品名称:
清康熙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苹果尊
年 代:
清康熙
尺 寸:
10 cm. (3 7/8 in.) Diam.
拍品描述:
本品造型饱满,小巧怡人。内卷口,圆鼓腹,下承矮圈足,因形状浑圆酷似苹果而得名。胎质细腻洁白,通体施透明釉,釉面莹润如玉。通体以釉里红线描四组折枝花卉,分别为莲、菊、茶花以及牡丹四种,花团锦簇,呈现团花效果,枝叶婆娑而有致。釉里红发色明妍而沉着,更衬以淡雅精细的青花弦纹,奔放而又含蓄。纹饰布局清疏有致,极能体现康熙御窑文房的设计
理念。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之乱既为平定,康熙皇帝参考前朝,厘定内府制度,诸式器用遂成规制,瓷器一项亦委之珠山御窑厂烧造,开启清宫御瓷贡奉之例。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本《饶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记载:“康熙十九年九月内,奉旨烧造御器,差总管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臧应选、六品笔帖式车尔德于二十年二月内驻厂督造。每制成之器实估价值,陆续进呈御览。”此次烧造前后延续六七年之久,其间佳器迭出,即有承前之作,亦见创新之品,艺术水平之高独有一时,遂启有清一代御瓷美学艺术之新境地。因此次榷陶官为臧应选,故世称“臧窑”。成功烧造釉里红并使其再度成为御瓷品类是臧窑的杰出贡献之一,对釉里红的运用既见搭配出现,亦见单独成器,皆采取线描之法绘制,本品正是其中之佳例。
以本品为代表的臧窑文房雅具开创清宫御瓷文玩之先河,反映康熙一朝文人典雅的审美情趣。臧窑烧造各式文房器皿多达十数种,皆为此前所未经见者,品格之高独步有清一代,令后世无法企及。此番艺术成就不得不归功于其设计者——刘源。刘氏为当时的中原才子,多才多艺,在康熙十九年重开御窑之后,承命主持设计各式御瓷,成就斐然。《清史稿》对此评曰:“时江西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瓷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储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既成,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
本品正融入刘源清新脱俗的设计理念,以釉里红一色描绘装饰,妍而不俗,秀而不媚,穆穆之中自有熙朝之英气扑人眉宇。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第185页,图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