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17
上一件
下一件
闫平 2008年作 温暖
180×200cm
作品估价:RMB 1,100,000-2,1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017
拍品名称:
闫平 2008年作 温暖
年 代:
2008年作
尺 寸:
180×200cm
材 质:
布面油画
题 识:
签 名:闫平2008(背面)
拍品描述:
「每一个落日黄昏,看着屋内弥漫着柔和的光,那暖暖的气息使紧张疲惫的心松弛了,让我品味到了生命的价值,我感到了一种活着的感动……透过一些绘画技巧的因素,我想画面最后呈现出来的是由于视觉的碰撞而带来心灵的愉悦,那才是我最想达到的效果,我把对生命的理解和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做了注解。」
—闫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母与子》组画取得巨大成功后,闫平将视野转向传统文化领域,创作了一批戏曲、戏班题材的作品,关于这一题材的源起,一方面是艺术家希望在绘画中能够借鉴一部分中国文化,她称:“我觉得戏曲的程式化,让戏曲与生活之间有很大差别。它的一招一式展现的形式感是绘画可以借鉴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一段农村生活的经历,闫平在近距离接触地方戏的戏班子之后,发现这些底层艺人虽然卑微而贫穷,却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豁达乐观的态度,在趣味横生的演绎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广和传衍下去,这使闫平对民间草台艺人既寄予同情,又充满敬意。
《温暖》呈现了小戏班后台的一个普通而又温馨的瞬间,在两出戏的表演间隙,几个艺人流露出毫无掩饰的真实状态,小花旦疲惫不堪,来不及卸妆和摘掉头饰,即半躺在老艺人的腿上休息,凸显了其天真无邪之态;后面的老艺人并未受到影响,专注上妆,准备下一场戏;远景的女艺人正在拉伸手臂和腿部,虽然褪去戎装,但显然是一位英气飒爽的刀马旦。艺人之间的有趣互动,再加之后台上凌乱摆放的油彩和杂物,均显示出这是一个富有人间烟火气的场景,舞台上古代帝王贵胄和才子佳人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小戏班艺人的平凡无奇的慢节奏生活,闫平在此作中延续了“母与子”系列中的人性关怀。
在画法上,闫平摒弃了传统的空间透视和明暗体积,以丰富的色彩块面、平面化的造型和生动的线条组成全新的叙事语言。画面布局简约而巧妙,疏密有致,前景的一组人物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状,后景人物则处于运动之中,不仅动静相宜,人物的衣服亦与背景的幕布构成呼应。色彩看似随意而跳跃,最终又回归和谐,艺术家运用其一贯的宝蓝、粉红、金黄、翠绿作为整幅画的色彩基调,颜色在重叠堆积中富于节奏变化,亮丽的色调和洒脱不羁的大笔触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风格,传达出强烈的主观情绪,正如艺术家所说:“画颜色的时候,要说透,要有系列色。用系列色组成叙述,这样人们就会理解你叙述的情绪。”闫平在沿用厚涂法的同时,也引入了水墨的书写性,她用或粗重短促,或长而流畅的墨线勾勒人物轮廓,以及幕布、地摊上的纹饰,线条有虚有实,或断或连,穿插于鲜艳的色块中,不仅造成了变幻的视觉效应和生动的笔墨意趣,亦配合色彩在分割画面和构图布局上达到了完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