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01
 上一件 
 下一件 
王 翚  临赵松雪《水村图》
28 × 133.5 cm. 11 × 52 1/2 in.  约3.4平尺
作品估价:RMB 5000000 - 6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301
拍品名称:
王 翚  临赵松雪《水村图》
作 者:
王 翚
年 代:
1632-1717
尺 寸:
28 × 133.5 cm. 11 × 52 1/2 in.  约3.4平尺
形 制:
手卷  水墨纸本
拍品描述:
钤 印
海虞、王翚之印、石谷(2、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翚》27、37印,96页)
题 识
水村图。
大德六年十一月望日为钱德钧作,子昂。
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
癸未十二月廿八日,海虞王翚临于来青阁。
签 条
王石谷仿赵松雪水村图。丁丑夏,招明。 钤印:招明
鉴藏印
蔡巍公珍玩、仪周鉴赏(2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安岐》4印,329页)
出 版
1.《中国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图录编号72,新加坡艺术馆,1985年版。
2.《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第42-43页,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4年版。
3.个厂著:《水村图索隐》,第119-121页,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说 明
(一)1.此图王翚仿元代大家赵孟頫(1254-1312)的作品。赵孟頫的传世作品很多,《水村图》是体现他的淡墨干皴技法的代表作。此画描绘水村景色,以山峦、水面、小村、疏柳、草丛、渔舟等构成一幅江南水乡图画。山峦用淡墨干皴,浓墨点苔;树木草丛简繁相宜,意境清远。(摘自《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
2.《水村图》,赵孟頫为其友人“水村居士”,诗人钱仲鼎所作。“坡角小柳三株,羌菁映带,一坡欲断,一堤复接。溪湖荡漾,山峰平远,势甚飘逸。”(吴升《大观录》),一派静净闲适的桃源景色,寄托了画家对淡泊宁静、自由安逸的生活状态的憧憬。大德六年,赵孟頫48岁,绘画风格已臻成熟,董其昌称“此卷为子昂得意笔,在《鹊华图》之上,以其萧散荒率,脱尽董、巨窠臼,直接右丞,故为难耳。”推重若是。或正因此,后世大家多有临仿或追摹其画境、画意之作。如本场300号拍品恽寿平1686年客昆山所作小幅、1689年李含渼为魏坤作《水村图》(魏氏亦号“水村”),同时30余文坛名家题咏。本场302号《四贤山水合卷》首帧杨文骢1638年为友人杨补作于金山舟中之《水村图》,更因为“五星聚首”之佳构而成为画史名篇。
(二)是卷曾经王翚晚年艺术作品重要赞助人蔡琦、清代著名收藏家安岐及香港“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递藏。
1. “蔡巍公珍玩”为蔡琦藏印。蔡琦(约1668-约1722),号魏公,奉天人。隶汉军旗,漕运总督蔡士英之孙。蔡琦出生于官宦世家,身世显赫,因祖父、伯父战功故为“荫生”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起任四川永宁道,五十一年(1712)起任山东按察使。蔡琦工书法,是王翚晚年作品的最重要艺术赞助人。现存博物馆中经其所藏的王翚皆为精品力作,尤以临摹古代名作,如黄公望、董源、巨然、李唐等最能表现王翚的临摹功力,而且特别用心。他的藏品或直接得自王翚本人的馈赠,或王翚应其命题作画。所藏为同时期收藏大家安岐接手的不乏精品名作,如宋人《平畴呼犊图轴》、元吴镇《双松图轴》,皆有安岐的收藏印记。
2. “仪周鉴赏”为安岐鉴藏印。安岐(1683-?),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天津人,一说朝鲜人。约卒于乾隆九年至十一年间(1744-1746)。安岐先世为盐商,家资巨富。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据《文端公年谱》康熙五十九年中记载:“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槜李项氏、河南卞氏、真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名绘,甲于三辅。” 所居沽水草堂,在天津城东南;又有古香书屋,为其所藏书画名迹处所。安岐所藏多为精品,且多为前代名家收藏,见于著录。安岐常用的鉴藏印记有“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安岐之印”、“麓村”、“仪周珍藏”、“仪周鉴赏”、“安仪周书画之章”等。
3. “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以珍藏160多件明式家具的规模蜚声国际。是香港最老牌私人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的会员,并曾两次出任主席。敏求精舍一直保持着极其严格的入会标准,没有相当规模为业界所公认的珍藏,根本达不到入会门槛。正是因此,数十年来敏求精舍的会员数量从未超过两位数。尤其是前期会员,各个都是风云级人物——首届主席、“暂得楼”主人胡惠春,上海大银行家,上博专为其陶瓷收藏设立了一个展厅;“北山堂”主人利荣森,著名收藏家,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家族”创始人利希慎四子等。
1985年,是敏求精舍成立25周年,此卷参加了在香港艺术馆举办的“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并刊载于展览图册中。
“只收藏真品和精品,不要残品”是叶承耀先生常挂在嘴边的收藏标准,尤其钟爱文人古雅的审美意趣,同对明式家具的偏爱,叶先生在书画上,亦有着贯通的品位。叶先生在古代书画收藏界同样享负盛名,书画收藏蔚为可观,作品质量极高。
展 览
1.“中国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香港艺术馆,1985年。
2. “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4年3月27日-6月6日。
按 语
王石谷青年时代得王鉴、王时敏指授提携,获交海内名流,阅尽天下名画,揣摩临橅,集大成而成一代巨擘。一生创作无数,而临摹尤得神韵,得意者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此卷临赵孟頫《水村图》,连赵孟頫在图上图后的题识都一样照临,可见他是见过赵氏原迹的。按石谷六十岁应邀主持创作《康熙南巡图》,居北京多年,名公巨卿多乐与交往,应该可以见到藏于京城的赵氏《水村图》原作。估计当时即摹有稿本,故七十二岁时仿作仍能具体入微连题识都能摹写肖似。此图摹成不久,即为蔡巍公所藏,巍公官宦世家,好收藏古书画,于石谷尤有宿缘,藏弆多精品。蔡巍公后此图入安仪周手,安氏为清代最杰出的鉴赏家之一,泛泛酬应之作绝不可入其巨眼。此画同时为二大藏家所赏,可见魅力非凡。
海虞、王翚之印、石谷(2、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翚》27、37印,96页)
题 识
水村图。
大德六年十一月望日为钱德钧作,子昂。
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
癸未十二月廿八日,海虞王翚临于来青阁。
签 条
王石谷仿赵松雪水村图。丁丑夏,招明。 钤印:招明
鉴藏印
蔡巍公珍玩、仪周鉴赏(2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安岐》4印,329页)
出 版
1.《中国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图录编号72,新加坡艺术馆,1985年版。
2.《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第42-43页,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4年版。
3.个厂著:《水村图索隐》,第119-121页,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说 明
(一)1.此图王翚仿元代大家赵孟頫(1254-1312)的作品。赵孟頫的传世作品很多,《水村图》是体现他的淡墨干皴技法的代表作。此画描绘水村景色,以山峦、水面、小村、疏柳、草丛、渔舟等构成一幅江南水乡图画。山峦用淡墨干皴,浓墨点苔;树木草丛简繁相宜,意境清远。(摘自《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
2.《水村图》,赵孟頫为其友人“水村居士”,诗人钱仲鼎所作。“坡角小柳三株,羌菁映带,一坡欲断,一堤复接。溪湖荡漾,山峰平远,势甚飘逸。”(吴升《大观录》),一派静净闲适的桃源景色,寄托了画家对淡泊宁静、自由安逸的生活状态的憧憬。大德六年,赵孟頫48岁,绘画风格已臻成熟,董其昌称“此卷为子昂得意笔,在《鹊华图》之上,以其萧散荒率,脱尽董、巨窠臼,直接右丞,故为难耳。”推重若是。或正因此,后世大家多有临仿或追摹其画境、画意之作。如本场300号拍品恽寿平1686年客昆山所作小幅、1689年李含渼为魏坤作《水村图》(魏氏亦号“水村”),同时30余文坛名家题咏。本场302号《四贤山水合卷》首帧杨文骢1638年为友人杨补作于金山舟中之《水村图》,更因为“五星聚首”之佳构而成为画史名篇。
(二)是卷曾经王翚晚年艺术作品重要赞助人蔡琦、清代著名收藏家安岐及香港“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递藏。
1. “蔡巍公珍玩”为蔡琦藏印。蔡琦(约1668-约1722),号魏公,奉天人。隶汉军旗,漕运总督蔡士英之孙。蔡琦出生于官宦世家,身世显赫,因祖父、伯父战功故为“荫生”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起任四川永宁道,五十一年(1712)起任山东按察使。蔡琦工书法,是王翚晚年作品的最重要艺术赞助人。现存博物馆中经其所藏的王翚皆为精品力作,尤以临摹古代名作,如黄公望、董源、巨然、李唐等最能表现王翚的临摹功力,而且特别用心。他的藏品或直接得自王翚本人的馈赠,或王翚应其命题作画。所藏为同时期收藏大家安岐接手的不乏精品名作,如宋人《平畴呼犊图轴》、元吴镇《双松图轴》,皆有安岐的收藏印记。
2. “仪周鉴赏”为安岐鉴藏印。安岐(1683-?),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天津人,一说朝鲜人。约卒于乾隆九年至十一年间(1744-1746)。安岐先世为盐商,家资巨富。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据《文端公年谱》康熙五十九年中记载:“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槜李项氏、河南卞氏、真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名绘,甲于三辅。” 所居沽水草堂,在天津城东南;又有古香书屋,为其所藏书画名迹处所。安岐所藏多为精品,且多为前代名家收藏,见于著录。安岐常用的鉴藏印记有“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安岐之印”、“麓村”、“仪周珍藏”、“仪周鉴赏”、“安仪周书画之章”等。
3. “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以珍藏160多件明式家具的规模蜚声国际。是香港最老牌私人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的会员,并曾两次出任主席。敏求精舍一直保持着极其严格的入会标准,没有相当规模为业界所公认的珍藏,根本达不到入会门槛。正是因此,数十年来敏求精舍的会员数量从未超过两位数。尤其是前期会员,各个都是风云级人物——首届主席、“暂得楼”主人胡惠春,上海大银行家,上博专为其陶瓷收藏设立了一个展厅;“北山堂”主人利荣森,著名收藏家,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家族”创始人利希慎四子等。
1985年,是敏求精舍成立25周年,此卷参加了在香港艺术馆举办的“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并刊载于展览图册中。
“只收藏真品和精品,不要残品”是叶承耀先生常挂在嘴边的收藏标准,尤其钟爱文人古雅的审美意趣,同对明式家具的偏爱,叶先生在书画上,亦有着贯通的品位。叶先生在古代书画收藏界同样享负盛名,书画收藏蔚为可观,作品质量极高。
展 览
1.“中国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香港艺术馆,1985年。
2. “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4年3月27日-6月6日。
按 语
王石谷青年时代得王鉴、王时敏指授提携,获交海内名流,阅尽天下名画,揣摩临橅,集大成而成一代巨擘。一生创作无数,而临摹尤得神韵,得意者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此卷临赵孟頫《水村图》,连赵孟頫在图上图后的题识都一样照临,可见他是见过赵氏原迹的。按石谷六十岁应邀主持创作《康熙南巡图》,居北京多年,名公巨卿多乐与交往,应该可以见到藏于京城的赵氏《水村图》原作。估计当时即摹有稿本,故七十二岁时仿作仍能具体入微连题识都能摹写肖似。此图摹成不久,即为蔡巍公所藏,巍公官宦世家,好收藏古书画,于石谷尤有宿缘,藏弆多精品。蔡巍公后此图入安仪周手,安氏为清代最杰出的鉴赏家之一,泛泛酬应之作绝不可入其巨眼。此画同时为二大藏家所赏,可见魅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