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107
上一件
下一件
王广义 后古典—日出东方
89×64 cm.
作品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107
拍品名称:
王广义 后古典—日出东方
作 者:
王广义
年 代:
1984 年
尺 寸:
89×64 cm.
形 制:
布面 油画
拍品描述:
签名:84.W.G.Y.

来源
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2007年5月,Lot 748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王广义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他是“85新潮”时期北方艺术群体的领军人物,90年代凭借“大批判”系列在世界范围获得广泛关注,王广义作为“政治波普”的代表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一席之地。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语言及观念进行转化和发展,他以独特的艺术面貌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政治、文化、生存环境以及艺术现状的思考和判断,为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构建出一套独特的视觉政治学。
“后古典”系列在王广义的艺术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论认识较之前“凝固的北方极地”更加成熟,也更能突显其一贯的艺术理念——艺术是历史的产物,艺术是救赎。他放弃了早期艺术中的泛人文热情,而采用了一种改写历史文本的方法去完成他的“文化分析”和“图式批判”工作,王广义曾经谈到:“贡布里希所提出的图式修正和自然的匹配原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艺术和历史是构成关系的,我们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创造,所谓的创造都是在历史的背景下对已有的文化试验的一个修正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影响了我的‘后古典时期’的创作。”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在其责编的1987年第39期《中国美术报》上更是以头版将其隆重推出,他认为,王广义的这些新作“得之于更广泛文化范围上的借鉴,同时对传统的选择也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再不是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内部的寻根和自我循环了。”
《后古典——日出东方》创作于1984年,是艺术家“后古典”系列作品起始期的重要创作。画面的主基调依承于《凝固的北方极地》中黑、白、灰、蓝四大基础色调,并延续了基本风格特征,将之前创造出来的语汇——凝固的造型、冷灰色的色调提炼得更加纯粹,构图也显得愈加稳定、平衡和对称。在《后古典——日出东方》中明显采用了《凝固的北方极地》中“抽象化”的背向肃立的“人物”图像程式,连同空旷的大地、遥远的地平线给人以一种冷寂、静穆、凝固的感受。艺术家极力摒弃人们生活经验中可感的因素,排斥感觉和情绪中非理智的偶然性成分,以抽象的形和精神表现其主题:某种向上的、肃穆而崇高的原则,保持着对一种抽象的“精神性”的追求。在这里,创造者和被创造者所感受到的是静穆与庄严,而绝非一般意义的赏心悦目。
虔诚的姿态加上光影的使用,使这件作品弥漫着强烈的宗教意味和悲剧氛围,那是彼时艺术家臆想中的“圣洁的北方文明”,但作品中剔除了宗教虔诚或英雄主义的色彩,而着力表现一种痛苦的、冷酷的、毫无人类情感的状态。北方的自然环境渗透着一种健康的风格基调,暗示一种新的艺术力量产生的可能性,也似乎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宗教所予人以宽慰和救赎的功能提出质疑,表明他不完全受西方文化的禁锢。这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中是极为难得可贵的,也因此这一系列的作品成为王广义乃至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