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70
上一件
下一件
藤田嗣治 平躺的金发女人
33×41 cm.
作品估价:RMB 1200000 - 22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070
拍品名称:
藤田嗣治 平躺的金发女人
作 者:
藤田嗣治
年 代:
1926 年
尺 寸:
33×41 cm.
形 制:
纸板 综合材料
拍品描述:
签名:嗣治 Foujita 1926

发表
《Leonard-Tsuguharu Foujita1》,ACR出版,巴黎,2001年,第383页
《Leonard-Tsuguharu Foujita2》,ACR出版,巴黎,2001年,第229页

来源
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日间拍卖,2018年11月12日,Lot 319


“我作为日本人来到西方,就必须在油画中使用日本的笔和日本的墨。只有彻底理解西方,才能知晓东方的优秀之处。”—藤田嗣治

1886年,出生于东京军医家庭的藤田嗣治,从小便立志成为画家。1913年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大学后,便启程前往法国。和许多艺术家同样离乡背井,初至法国的藤田居住在巴黎蒙帕纳斯,结交了毕卡索(Pablo Picasso)、梵东根(Kees van Dongen)、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等“巴黎画派”艺术家并与他们广泛交流。1917年藤田嗣治与乔治·谢侬签约,于巴黎夏隆艺廊(Gallery Chéron)举行首次个展,展出的110件作品,首日便全数售罄,毕卡索也是收藏家之一,可见其作品备受瞩目。1919年战后隔年的秋季沙龙,藤田展出的六件作品尽皆获选,并被推举为沙龙的正式会员,藤田的作品也因此风靡巴黎艺术圈,成为二十世纪初“巴黎画派”中最耀眼的亚洲艺术家,也是该画派中,唯一一位亚裔艺术家,被盛赞为“巴黎的宠儿”。藤田喜爱以“裸女”与“猫”为创作题材,1920至30年代更被称为他的“乳白色裸女时期”,使其声名远播,藤田嗣治以自创的乳白色涂料、细腻线条以及结合日本浮世绘与巴黎现代主义的表现风格,奠定了他国际艺术家的地位。收藏藤田作品的藏家与艺术机构遍及日本、法国、瑞士、比利时、美国等,可见其在国际艺坛上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1920年初,藤田嗣治以细腻精巧的线条以及和谐的乳白色调,重新诠释西方艺术中的“裸女”题材。裸女,是西方艺术对女性躯体美的极致追求,更是艺术家们创作中历久不衰的题材。1922年,藤田嗣治以社交名人琪琪为题的第一批裸女作品展出,并以“乳白色的肌肤”为特色,大获激赏。同年秋季沙龙展出的《裸卧的琪琪》,同样以自制的特殊涂料描绘女子肌肤的白嫩,充满魅力;加之东方独有的墨色细线,勾勒出女子曼妙的身躯,颜料在光线下还略带迷离珠光,画面朦胧神秘,营造出清冷且优雅的氛围。藤田嗣治将西方经典的裸女题材,揉合东方审美趣味以及浮世绘的技法,交织成藤田嗣治独有的创作语汇,奠定了他在巴黎画坛的地位。创作于1926年的《平躺的金发女人》,即是“乳白色裸女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藤田嗣治的裸女创作中,有两位极为重要的缪思,分别是:活跃于蒙帕纳斯社交圈的琪琪(Kiki de Montparnasse)与肤若白雪的露西·芭杜(Lucie Badoul)。相较于琪琪的个性大胆豪放,被藤田昵称为“小雪”的露西·芭杜,则是优雅而内敛。1921年藤田嗣治结识了“小雪”(Youki),意指“玫瑰色的雪”,形容芭杜的肌肤如雪般洁白。1924年两人结婚,小雪成为接下来的十年里,藤田最重要的亲密伴侣,也同时是创作中的谬思女神,启发他内心最深层的感性。

本季呈现的《平躺的金发女人》,我们虽无法确知画中女子的身份,但从艺术家同年份(1926年)同一系列作品,如《知己》与《朋友俩》等知名创作中,小雪的五官面庞、亮丽的金色卷发、细长的眉型与深邃轮廓以及泰然自若的神情等特征,或可推测《平躺的金发女人》画中女子即是藤田嗣治当时热爱的妻子“小雪”。本件作品特写于小雪的上半身,在人物神情与姿态上着力甚多,尤其在灰白为主的色系中,为女子瞳孔与唇瓣细细着上清蓝与浅粉色,尤具画龙点睛之感。小雪平躺于灰白色的被单之上,左手臂曲向右肩轻点,将观赏着的视线带向指尖处。顺着右手臂线条的圆滑平顺,目光停留至腰间的线条转折,更显小雪的曼妙身姿。右手臂往左胸口轻捂,双手交捧于胸前,肢体上含蓄而内敛。嘴角微扬,双眼圆亮,小雪的目光朝上脉脉含情,略带新婚女子的羞怯与纯真之感。背景上,藤田选用相近的灰白色呈现,小雪与背景达成和谐一致,以凸显主角人物。此外,藤田常用日本的“面相笔”作画,以墨色细线勾勒出裸女轮廓,辅以浅浅的细线绘成阴影,呈现皮肤肌理。藤田曾言:“线条不单纯是轮廓,而是来自对于物体核心的探求。画家必须对物体深刻地凝视,捕捉住准确的线条。”可见藤田在描绘时,对细节极为讲究,以及对边界线条的精准掌握。无一不展现艺术家在绘画技法以及思想之成熟,使东方文化与西方艺术在绘画中激荡出绚烂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