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54
上一件
下一件
朱沅芷 山间闲逸
73.6×61cm.
作品估价:RMB 1300000 - 23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054
拍品名称:
朱沅芷 山间闲逸
作 者:
朱沅芷
年 代:
1930 年代
尺 寸:
73.6×61cm.
形 制:
布面 油画
拍品描述:
签名:Yun Gee
发表
《朱沅芷1906-1963》,大未来画廊,台北,1995年8月,第38至39页
《世界名画家朱沅芷》,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14年9月,第137页
展出
“朱沅芷1906-1963”,1995年8月19日至9月5日,大未来画廊,台北
来源
亚洲私人收藏
朱沅芷为少数在20世纪初,于美、法两国发展而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之一。1906年,朱沅芷于中国广东出生,15岁时便前往美国旧金山依亲。1925年,于加州美术学校(现为旧金山艺术学院)习画,经导师葛塔多·匹亚丘尼(Gottardo Piazzoni)与旅法归国的欧蒂斯·欧菲德(Otis Oldfield)的引领,并受后者其所提倡的“共色主义”影响甚深。曾受中国传统教育的训练,朱沅芷对中国古典诗词、绘画甚至音乐,皆富有良好的基础。在前往美国发展后,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其创作更激撞出另一种前卫且独到的艺术火花。年轻时便参展无数的朱沅芷,1932年便受邀于纽约现代美术馆乔迁新址后的开幕首展,参展“美国画家和摄影家壁画展”,是当场盛事中唯一的亚裔代表,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创作者。对西方前卫艺术了解透彻的朱沅芷,在中国美术史现代化的运动过程中,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油画创作,综合体现了立体主义、共色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重要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更融合了自身的东方文化涵养,因此造就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面貌。
朱沅芷的创作生涯,往返于美、法两国之间,多次参与当时知名画廊及沙龙展出。年少便崭露艺术天份的朱沅芷,年仅21岁便在旧金山“现代艺廊”举行首次个展。甚至受到穆哈特亲王夫妇的亲睐,1927年获邀前往法国巴黎,首度赴法国发展仅短暂停留三年,然而对朱沅芷的绘画风格却有极大的影响,更令其步上绘画生涯的另一高峰。基于超现实主义于巴黎蔚为流行,以及其对佛洛依德潜意识理论深感兴趣,在创作风格上逐渐转向超现实主义,带有显著的梦幻特质,往往回溯自身中国文化的母题,题材上则多以梦境、记忆以及自画像等为题。在用色与构图上,相较于“旧金山时期”大胆而鲜艳的色彩与强烈构图,历经艺术之都的文化洗礼与沉淀之后,“巴黎时期”的用色转向较为沉郁的深色系表现。1936年,朱沅芷第二度赴法国,1938年他参加了尼渥画廊主办的“当代杰出画家”联展,与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和毕加索(Pablo Picasso)等人同时展出。在巴黎前后8年的岁月,朱沅芷颇受法国艺术圈的肯定,是他创作实践的丰收期。本次呈现的《有驴子与房子的风景》便创作于此期间,整体的画面带有朦胧而深沉的色彩表现,并以相近色呈现远山与近景的空间感,为“巴黎时期”的典型风格。
《有驴子与房子的风景》在色彩表现上,以土黄、红褐与树绿等大地色系为基调,光源自左上方照射在山头,呈现温暖的浅橘黄色调,对比中、前景丘陵浓重的绿与褐色,除了拉开景深层次,更以稳重的色调凸显画面前方牵驴者的存在感与动感。朱沅芷透过色彩的明暗与光线暗示,凸显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在和谐静谧而稳定的构图与色彩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画面中含有大量的线条细节,从点景人物与驴子下方拖曳出长长的影子,以及中前景山坡上由左上至右下的纤长笔触,到树干、树叶与树丛间的短小细碎的笔触,皆可见出艺术家对于光源的暗示以及肌理层次的细腻铺排,甚而联想到中国山水画中“皴法”的运用。此外,《有驴子与房子的风景》在整体构图上也带有显著的东方情调,连绵的山形与画面上层层堆叠的山坡,牵驴者与驴子悠然自得地步行在丘壑间,这样的景貌与点景素材,近似中国传统山水的构图方式,加之整幅画以简朴的大地色调绘制,抒情的笔调以及画面的和谐天趣,体现了东方绘画的美学内涵。而画面中的牵驴男子,寂然走在返家的归途上,或许也是艺术家暗示长年漂泊异地,独自面对文化的差异与身份认同,对于故国家乡的思念与牵系。
发表
《朱沅芷1906-1963》,大未来画廊,台北,1995年8月,第38至39页
《世界名画家朱沅芷》,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14年9月,第137页
展出
“朱沅芷1906-1963”,1995年8月19日至9月5日,大未来画廊,台北
来源
亚洲私人收藏
朱沅芷为少数在20世纪初,于美、法两国发展而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之一。1906年,朱沅芷于中国广东出生,15岁时便前往美国旧金山依亲。1925年,于加州美术学校(现为旧金山艺术学院)习画,经导师葛塔多·匹亚丘尼(Gottardo Piazzoni)与旅法归国的欧蒂斯·欧菲德(Otis Oldfield)的引领,并受后者其所提倡的“共色主义”影响甚深。曾受中国传统教育的训练,朱沅芷对中国古典诗词、绘画甚至音乐,皆富有良好的基础。在前往美国发展后,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其创作更激撞出另一种前卫且独到的艺术火花。年轻时便参展无数的朱沅芷,1932年便受邀于纽约现代美术馆乔迁新址后的开幕首展,参展“美国画家和摄影家壁画展”,是当场盛事中唯一的亚裔代表,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创作者。对西方前卫艺术了解透彻的朱沅芷,在中国美术史现代化的运动过程中,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油画创作,综合体现了立体主义、共色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重要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更融合了自身的东方文化涵养,因此造就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面貌。
朱沅芷的创作生涯,往返于美、法两国之间,多次参与当时知名画廊及沙龙展出。年少便崭露艺术天份的朱沅芷,年仅21岁便在旧金山“现代艺廊”举行首次个展。甚至受到穆哈特亲王夫妇的亲睐,1927年获邀前往法国巴黎,首度赴法国发展仅短暂停留三年,然而对朱沅芷的绘画风格却有极大的影响,更令其步上绘画生涯的另一高峰。基于超现实主义于巴黎蔚为流行,以及其对佛洛依德潜意识理论深感兴趣,在创作风格上逐渐转向超现实主义,带有显著的梦幻特质,往往回溯自身中国文化的母题,题材上则多以梦境、记忆以及自画像等为题。在用色与构图上,相较于“旧金山时期”大胆而鲜艳的色彩与强烈构图,历经艺术之都的文化洗礼与沉淀之后,“巴黎时期”的用色转向较为沉郁的深色系表现。1936年,朱沅芷第二度赴法国,1938年他参加了尼渥画廊主办的“当代杰出画家”联展,与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和毕加索(Pablo Picasso)等人同时展出。在巴黎前后8年的岁月,朱沅芷颇受法国艺术圈的肯定,是他创作实践的丰收期。本次呈现的《有驴子与房子的风景》便创作于此期间,整体的画面带有朦胧而深沉的色彩表现,并以相近色呈现远山与近景的空间感,为“巴黎时期”的典型风格。
《有驴子与房子的风景》在色彩表现上,以土黄、红褐与树绿等大地色系为基调,光源自左上方照射在山头,呈现温暖的浅橘黄色调,对比中、前景丘陵浓重的绿与褐色,除了拉开景深层次,更以稳重的色调凸显画面前方牵驴者的存在感与动感。朱沅芷透过色彩的明暗与光线暗示,凸显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在和谐静谧而稳定的构图与色彩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画面中含有大量的线条细节,从点景人物与驴子下方拖曳出长长的影子,以及中前景山坡上由左上至右下的纤长笔触,到树干、树叶与树丛间的短小细碎的笔触,皆可见出艺术家对于光源的暗示以及肌理层次的细腻铺排,甚而联想到中国山水画中“皴法”的运用。此外,《有驴子与房子的风景》在整体构图上也带有显著的东方情调,连绵的山形与画面上层层堆叠的山坡,牵驴者与驴子悠然自得地步行在丘壑间,这样的景貌与点景素材,近似中国传统山水的构图方式,加之整幅画以简朴的大地色调绘制,抒情的笔调以及画面的和谐天趣,体现了东方绘画的美学内涵。而画面中的牵驴男子,寂然走在返家的归途上,或许也是艺术家暗示长年漂泊异地,独自面对文化的差异与身份认同,对于故国家乡的思念与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