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505
上一件
下一件
周予同 致陆蔚如信件(三月十一日)
21.5×14cm×2
作品估价:RMB 无底价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提供成交价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505
拍品名称:
周予同 致陆蔚如信件(三月十一日)
尺 寸:
21.5×14cm×2
拍品描述:
一通二页带信封 钢笔纸本
摘要:希望近日能安排专访。《民铎》第二期已经出版,送上两本。年会因沈亦珍先生归里,作罢。得到学艺社帮助,本计划四月十日赴日,但无奈经济受限,只能作罢。
说明:《民铎》为五四时期的大型综合性刊物。1916年6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初定为季刊,后又改为月刊、双月刊。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学术研究会”主办。自1918年12月1日第1卷第5号起,迁至上海出版。宣称“本志今后之责任,纯以阐扬平民精神,介绍现代最新思潮为主”。1931年1月停刊。共出10卷52期
周予同(1898-1981),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又一学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少时就读于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蒙学堂后进了瑞安中学。1916年以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受“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潮的影响,与同学组织励学会、工学会、平民教育社。毕业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并在上海大学任教。后去安徽大学,曾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35年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并在大夏大学兼课。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经学。
摘要:希望近日能安排专访。《民铎》第二期已经出版,送上两本。年会因沈亦珍先生归里,作罢。得到学艺社帮助,本计划四月十日赴日,但无奈经济受限,只能作罢。
说明:《民铎》为五四时期的大型综合性刊物。1916年6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初定为季刊,后又改为月刊、双月刊。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学术研究会”主办。自1918年12月1日第1卷第5号起,迁至上海出版。宣称“本志今后之责任,纯以阐扬平民精神,介绍现代最新思潮为主”。1931年1月停刊。共出10卷52期
周予同(1898-1981),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又一学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少时就读于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蒙学堂后进了瑞安中学。1916年以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受“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潮的影响,与同学组织励学会、工学会、平民教育社。毕业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并在上海大学任教。后去安徽大学,曾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35年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并在大夏大学兼课。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