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14
上一件
下一件
「敬信斋制」蚰耳炉
直径11.4cm;高6cm
作品估价:RMB 900,000—1,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514
拍品名称:
「敬信斋制」蚰耳炉
年 代:
尺 寸:
直径11.4cm;高6cm
题 识:
款:敬信斋制
拍品描述:
[ 参阅 ] 王世襄著,《自珍集》(北京:三联书店,2003)

文/覃鬯
炉作蚰耳簋式,口沿平侈,收颈鼓腹,圈足微外撇,有侈弦一周,双耳出颈曲折下收于腹部,浑厚有力,粗细富于变化,转角圆润,耳洞几近浑圆。造型凝重典雅,铜质密实细腻,色正而莹洁,宝气温润,抚之绵滑。圈足内开框錾刻「敬信斋制」四字篆款,款底笔划间有剔凿之痕迹,字体规正,清晰有力。
蚰耳炉为宣炉中最具代表性的款式,其型婉转圆融,久观不厌,寓意绝佳,据记载,明宣宗爱之弥笃,置于书房为伴。也正因此,后世仿制者甚多。《宣德鼎彝谱》赞其「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观诸此炉,令人信服。此炉形制、皮色旬美,铜精工巧,其色熠熠,蕴光其里,备极精妙。款字结体苍秀,深得金石韵味。
据考,敬信斋位于通州「三教庙」(儒家文庙、佛教燃灯塔及其附建的佑胜教寺、道教紫清宫三者合称)域内,曾一度作为清代通州地方的官立慈善机构,然其始建于何时尚未可知。根据刻于民国二十五年《重修通县胜教寺记》碑文的相关记述,以及刊刻于清光绪乙酉年的通州紫清宫道家著作《仙踪接脉》中有「紫清宫敬信斋本祠」之文,敬信斋当归属于紫清宫。紫清宫始建于明代中期,而敬信斋之斋号应亦起用于彼时。香港苏富比2014年「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中出现的「清乾隆•铜弦纹执壶」,具款为「乾隆丁丑年制敬信斋祭器」,可知敬信斋于乾隆年间作为清廷的某一官设机构而存在。
本炉皮色温润,光泽蕴藉,为存世数百年之征,更经香火熏养葆光,含修身法善之吉意。另外,该炉经历了明代以降「三教合流」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演进,因而除去其型、其色、其工之精雅,此炉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亦非同寻常。
本炉底款「敬信斋制」四字篆体为明代流行的鹄头书体,与明人《篆体金刚经》刻本书风一致,此种款字精妙古异,深峻有力,居罕觏之列。王世襄先生《自珍集》中辑录的「(弈)文氏」款蚰耳炉,其款为同流行于明代的柳叶篆体,器型、风格与本炉接近。

重117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