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49
上一件
下一件
青玉雕兽面纹仿青铜斝
高25cm
作品估价:RMB 800,000—1,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549
拍品名称:
青玉雕兽面纹仿青铜斝
年 代:
18世纪
尺 寸:
高25cm
拍品描述:
《周礼·春官·司尊彝》有:「秋尝,冬蒸,祼用斝彝黄彝。」
由此可知斝为商周时期盛酒行祼礼之器。
此件青玉斝,敞口深腹,唇口外侈,口沿上方立两帽状圆柱,帽与柱做螺纹,上下相扣合,即可节省玉料又可彰显匠心。
束颈鼓腹,下置三棱形锥足,至底外撇,颈腹一侧设兽首鋬。
斝柱及三足较高。腹部三段式开光,内以减地阳文琢饰兽面纹,其间起扉棱隔饰。
三棱足一面做凹陷的沟槽,另两面浅浮雕勾云纹,除此之外别无它饰,古朴雅致。

及至有清一代,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乾隆帝对玉器推崇备至,并且十分崇尚师古,其御制诗中更是屡有提及,如「琢玉作今器,范铜取古型。
俗嫌时世样,雅重考工径」(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弗令俗工聘新样,博古图中取古式」(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无取俗时样,教摹博古图」(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从这些诗句中可知,仿古玉器的模仿对象主要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而乾隆皇帝的慕古情怀并非止步于器形之美,更有其深层次的寓意,如本品所刻饰之饕餮纹,其御制诗曾不止一次地指出:饕餮纹「象戒贪多者」,而琢制成酒器则是借前人之器警戒今人贪酒之意。本品取材质略有斑驳之青玉,十分贴合青铜彝器绿锈漫患之色泽,古意盎然。底足独特,这种一面内凹不封口之腿足,出土彝器实物较少,可参见安徽博物馆藏,于1965年肥西出土之青铜斝,本品既应为乾隆时期由宫廷造办处依照内府所藏类似青铜斝之实物化裁琢制而成。
线条流畅达练,造型别致古雅,布局繁简有序,雕工精湛,掏膛规矩,集圆雕、浅浮雕、阴线琢刻多种方法于一体,为清代中期仿古玉器之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