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48
上一件
下一件
铜胎掐丝珐琅八宝纹小钵
直径10cm
作品估价:RMB 800,000—1,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548
拍品名称:
铜胎掐丝珐琅八宝纹小钵
年 代:
元
尺 寸:
直径10cm
拍品描述:
此件丰肩、弧腹、至底渐敛,平底。通体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施单线技法勾勒内填诸彩,口沿填饰一周如意云头纹,腹部主体纹样为佛家八宝
「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环饰一周;其间以婉转的枝叶相连,妙曼多姿,底部用深蓝色珐琅釉料填饰仰莲纹。
口沿及底鎏金,愈显绚丽悦目。整器造型小巧雅致,器形规矩法度。
珐琅釉料光滑润泽,砂眼较少,布局疏朗大方,纹样线条奔放有力,枝蔓伸展自如,连续的花纹富余韵律的美感,器物的胫下和足上以如意云头纹及仰莲纹作衬,在视觉上给人以稳定而华美的装饰效果。
填饰色彩绚丽,特别是宝石蓝、栀子白、绛黄几种颜色的珐琅,更显鲜艳醒目,颇具「晶莹剔透」的时代特征。
这种具有水晶般透明效果的珐琅,在元代以后明清两代的掐丝珐琅作品之中,均未再现,或许是因为元代使用「舶」来的珐琅原料之故。
珐琅器于我国之肇始,最初或许是伴随着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而来,元末吴渊颖曾写过一首咏大食珐琅瓶的诗:
「西南有大食,国自波斯传,……素瓶一二尺,金碧璨相鲜,晶莹龙宫献,错落鬼斧镌。」
自元朝建立以后,元朝同西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在此背景下,这种繁缛华丽的工艺,自西方启蒙,结合元朝能工巧匠之巧思,自此自成一家,形成独具特色的掐丝珐琅艺术。该器不具款识,但釉料及制作工艺时代特征明显,明润清丽,工艺精湛,营造出一种典雅肃穆之美。
「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环饰一周;其间以婉转的枝叶相连,妙曼多姿,底部用深蓝色珐琅釉料填饰仰莲纹。
口沿及底鎏金,愈显绚丽悦目。整器造型小巧雅致,器形规矩法度。
珐琅釉料光滑润泽,砂眼较少,布局疏朗大方,纹样线条奔放有力,枝蔓伸展自如,连续的花纹富余韵律的美感,器物的胫下和足上以如意云头纹及仰莲纹作衬,在视觉上给人以稳定而华美的装饰效果。
填饰色彩绚丽,特别是宝石蓝、栀子白、绛黄几种颜色的珐琅,更显鲜艳醒目,颇具「晶莹剔透」的时代特征。
这种具有水晶般透明效果的珐琅,在元代以后明清两代的掐丝珐琅作品之中,均未再现,或许是因为元代使用「舶」来的珐琅原料之故。
珐琅器于我国之肇始,最初或许是伴随着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而来,元末吴渊颖曾写过一首咏大食珐琅瓶的诗:
「西南有大食,国自波斯传,……素瓶一二尺,金碧璨相鲜,晶莹龙宫献,错落鬼斧镌。」
自元朝建立以后,元朝同西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在此背景下,这种繁缛华丽的工艺,自西方启蒙,结合元朝能工巧匠之巧思,自此自成一家,形成独具特色的掐丝珐琅艺术。该器不具款识,但釉料及制作工艺时代特征明显,明润清丽,工艺精湛,营造出一种典雅肃穆之美。